 
 
                
          吴山镇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污染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秀美新吴山提供“绿水”支撑。

围“水”切脉开展调研,摸清底数找出问题。开展源头系统双结合调研,在源头治理上,深入挖掘出企业数量增加与水供应压力增大的矛盾;用水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在系统治理上,递进挖掘出矿区工业污水问题欠账多;生活区污水问题点面存在;管理权责不清、监管不严、保障不力等问题。摸清底数,整合问题。采取“专业机构排查+网格化排查”相结合方式,对全域所有生活污水管网、工业污水管网进行一次全面摸排和检测,实现对污水系统、河道流域、排水口等重点区域全覆盖。建立一套数据清晰、支撑力强的管网现状档案,实现管网新旧各一张图,并定期更新。
聚“水”问诊检视整改,主次分明解决问题。持续做好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全镇整体规划,建设好生活污水的主管网体系,实现主管网架构覆盖整个城区。加快问题严重区域管网改造,针对排查出的管网混流合流、雨污管(井、口)混错漏接和“跑冒滴漏”等严重区域,利用现有管网优先实施改造及修复工作。立足实际,提升管网改造效果。采取“专业人设计+自己队伍施工”的方式,对缺乏接入条件的污水直排口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后,有针对性地及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做到污水应收尽收、集中处理。标本兼治,对内挖潜。针对水资源匮乏、水处理后劲不足现状,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保护。同时倒逼企业提升中水回用能力,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建立雨污分流、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分流的规范管网体系,进一步建强净水体系。
以“水”为媒建章立制,常态长效根除问题。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统筹调度县污水处理厂、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泵站、管网建设管理等一切有关事宜。建立信息研判机制。加强问题排查和联动检查,提高污水排放监管水平,通过合理规划各污水处理设施处置能力和污水泵站检修时间,提高污水收集效能,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正常运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建立联审联批制度。对涉及排水设施的建设、施工、验收阶段办理的相关手续采取联审联批,强化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