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增强树体自身抗寒能力。加强树体管理,适量挂果,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避免过度结果和采收不及时消耗树体过多营养,影响树体抗寒能力(对果实需要留树越冬的晚熟柑橘品种,要疏除小果、次果和病虫果,保留优质果)。平时要增强树体营养、注重肥水管理,矫治缺素,果实采收后适时施基肥,增强树势;及时剪除病虫危害枝条、衰弱枝:抹除未老熟的晚秋梢。
2.干扰冷空气。当绝对气温已下降到零下5℃左右,在橘园中均匀布设发烟物堆,一亩约放4~6堆(或每个间隔50米),每堆约20公斤。发烟物就地取材,可选用杂草、稻草、枯枝落叶、锯木屑、糠壳等,发烟堆不需要明火,需压实或覆土。一般熏烟约10个小时(如晚上 11~12 时到次日9~10时),可有效减轻地面辐射冷害。另外,也可针对设施栽培开展加温。
3.橘园和树体防护
(1)除雪排水:及时摇落树上积雪,并铲除树盘内积雪。在平地橘园,清好边沟及排水沟,及时排除雪水。
(2)地面覆盖:在地面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等材料。
(3)树干刷白或培土:11月至冻害来临前,用生石灰水刷白树干,刷白高度以稍高于地面50~60 厘米为宜。
(4)枝干包扎:对树干和大枝用稻草、塑料泡沫、海绵、棉布等进行包扎,外面用薄膜扎紧,防止雨雪渗入,保护枝干,避免或减轻受冻程度。
(5)支撑树冠:用竹竿、树枝、绳索等对树冠进行支撑加固,防止枝叶因冻雨结冰或积雪等造成折断或劈裂。
(6)树冠覆盖、果实套袋:可以减少冻雨和冰雪对树体的直接影响,减少越冬果实油胞受冻。
(二)冬季管理措施
1.适时采收。柑橘类中晚熟品种的果实在12月中旬已进入成熟再修剪。采收期,对一株树上的果实分2~3批进行及时采摘。否则采迟会因挂果进间太长,消耗大量树体养分,不利花芽分化,树势恢复慢,同时也会使果实过度成熟影响贮运、橘果品质下降。
2.园地深翻。采果后对地面进行深翻。柑橘根系发达全面深耕翻土 20~30厘米,树冠下用铁锨深翻,既可疏松土层,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更新,又可杀死花蕾螟,恶性叶虫等土内越冬害虫。挖坑时一般先株间后行间,逐步向外扩展,至全园土壤全面深翻改土完成为止,以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促进土壤熟化,利于根系生长和树体的生长发育。
3.秋施基肥。采果后要及时秋施基肥,重施采果后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40~50%。基肥的施用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结果后柑橘树体消耗了大量养分,应在采完果、园地深翻后应及时施足肥料,保证养分供给。施肥最好分2次进行,采果前7~10天施1次,采果后再施1次(最迟不宜迟于采后 10 天)。
4.合理修剪。对幼树进行适当的短剪整形,构成合理强壮骨架,为将来的高产打基础。对进入结果盛期的壮年树,应及时疏除树冠内部的细弱枝、交叉枝,病虫枝,枯枝。对有压顶的强枝应采取“开天窗”的形式从大枝基部锯除。对行间及树冠外围阻挡阳光的枝组进行回缩,以保持树体内及果园的通透性。
5.病虫害防治。采果后立即全面喷施石硫合剂1~2次:主治螨类和蚧类虫害。千旱的果园应进行1次灌水或喷灌应在喷药前或喷药后2~3天进行。同时进行树干涂白,保护树干免受冻害和太阳灼伤,并亩撤施生石类50~60 公斤,改良土壤,杀灭部分越冬病虫。
6.冬季清园。果实采收后至萌芽前,人工挖除或锯掉被天牛、吉丁虫及黄龙病、脚腐病等为害后恢复无望的死树或枝干。在冬季冰冻到来之前,清除果园病果、病叶、病枝及地表落果落叶等,并结合冬季扩穴深埋。对甜类的溃疡病枝叶清理统一带出果园集中烧毁。对不老熟的晚秋梢应及时剪除以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赣公网安备:36042602000104
赣公网安备:3604260200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