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就业创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11-20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17591

【稳岗扩岗】德安县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20 17:52
打印
    关联导读:

202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187万人,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国稳就业政策效力逐步释放,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但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一些经营主体困难较多,部分劳动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还面临较大的求职就业压力。

那么,面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态势我县怎样才能结合地方实际,创新举措,化不利为有利,想方设法迎刃化解问题,把被动工作变成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并针对调研结果,进行精准分析,总结归纳;其次针对具体问题,开拓思维,创新举措,担当作为;最后总结经验,提炼意见建议。

现将我县做法汇报如下:

一、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摸明情况

做工作如行军打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每个地区,针对大学生就业工作,首先要了解情况,明确底数:本地区每年到底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有多少已就业,多少未就业?未就业的大学生里技能水平如何,培训意愿如何,有没有就业意愿?只有把这些问题摸清楚了,才能根据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进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又一时考不进,在家里躺平啃老,有些家庭条件好,家长也听之任之,情愿让他们窝在家里,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针对这些人,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一方面要做通家长的工作,让他们多关心鼓励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比如,我们调研中发现,有些大学生想创业,但创业资金和信息缺乏,信心也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应该出台一些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激励他们积极创新创业。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比如大学生好高骛远的问题、不思进取的问题、家庭困难的问题、所学非所用的问题、浮夸攀比的问题等等。

二、开拓进取,创新举措,担当作为

针对上述一些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通过创新思维、强化举措、落实政策进服务等一系列方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拓岗送岗使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开展工作,促进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充分就业。

一是精准认领数据。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们每年对高校毕业生数据进行精准认领,并建立实名制台帐,开展就业帮扶。如2023年我县已完成认领任务426人,认领率100%。年底已经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386(其中就业见习16,就业率为91%正在积极准备升学、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而自愿选择暂时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34,占总大学生人数的8%未就业6人(其中4 人有就业意愿)。对于有就业意愿而未就业大学生,我县持续开展“1131”就业帮扶,落实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是拓宽就业渠道一直以来,我县通过鼓励本地企业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落实“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及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途径,切实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2023年已对接帮扶386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其中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21名大学生从事乡镇基层人社专岗工作。

是强化平台搭建。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平台提供岗位信息、职业培训信息、职业介绍和政策咨询等,提升就业政策知晓度截至2023年我县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场,达成就业意向2100余人次,(其中大学生和失业青年专场招聘会2场,达成就业意愿233人)。发放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宣传资料15000余份。

是开展精准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根据其能力水平和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项目,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创业能力。2023年以来,已对119名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开展创业培训。

是优化创业环境积极引导创业青年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为其搭建项目与资金、技术、市场对接的平台,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成本。为此,我县在全面落实九江市人才新政二十条的基础上,还专门制定了德安县人才新政十条,并针对大学生,还制定了《德安县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五条》,从企业开办、资金场地、创业贷款、财政税收、信息技术、子女教育、金融服务、职业介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2023年以来,共帮扶67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92万元

是推进就业见习历年来,我县积极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一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实现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宣传渠道立体化。线上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就业见习相关政策进行广泛宣传;线下借助招聘会、入企上门宣讲政策等方式,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的就业见习岗位,积极吸纳有见习意愿的青年参加就业见习。二是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加强跟踪服务。了解见习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做到常态和动态相结合,不断提高就业见习服务水平,提升就业见习留用率。截至2023年,我县认定就业见习单位24家,就业见习到岗91人(其中高校毕业生35人,16-24岁失业青年56人)。

七是落实优惠政策2023年以来,我们通过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促进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目前已5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万,为9名高学历技能型人才发放人才生活补贴9.3万元。

三、意见建议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有关部门应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困难帮扶、权益维护,多渠道促进他们就业创业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运用就业补贴、扩岗补助、社保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提供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二是强化招聘组织。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高频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组织有需求的青年参加学徒培训、新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经验和技能。

三是强化困难帮扶。对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实施“一人一策”,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一些长期失业青年将实施就业启航计划,开展实践引导和分类指导,组织他们尽快就业。

四是强化权益维护。持续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坚决查处就业歧视、“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合法权益。

五是加大中等职业技能学校的建设力度,技工学校应针对国家发展方向,结合企业市场需求,多开设实用性的课程。对技工学校毕业的学生从事基层岗位就业的,应从工资待遇、升职空间、社会地位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和工作扶持。

六是高校适当增设职业操守和职业规划课程,有效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