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为深入贯彻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县政府办特别推出“小安说政事”栏目。该栏目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政务信息,解读政策动向,分析社会热点,探讨民生问题。今天推出第五百二十一期,德安县九所城区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啦!
为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使用效率,经研究决定,城区学校体育场将向社会开放,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开放范围
1.各学校用于体育活动的室外场地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室外田径跑道、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等。
2.学校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室内运动馆及部分因安全或管理需要暂不具备开放条件的体育设施区域,不对外开放。
二、开放时间

备注:1.各学校公众号公告的内容与此表不符的,以上表为准。2.优先保障教学、训练、校园活动使用,在非教学时段开放。3.如遇学校举办重大活动、场地维护、承接考试或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将暂停开放。
三、开放对象
1.面向本校学生、学区内学生、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开放。
2.禁止未成年人单独进入,需由监护人陪同,高龄或特殊体质人员建议有人陪同。
四、进校流程
1.按照各学校规定门进出,进校时必须携身份证(含陪同人员)做好登记。
2.按照各学校实际容量进行总量控制,员满即止。
五、注意事项
1.进入学校参加健身活动的人员,应严格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和活动规则。因不遵守管理制度和活动规则,造成人身伤害的,后果自负;造成学校财产损失的,照价赔偿。
2.进入校园参加健身活动的人员须遵守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相关规定,凡违反者,学校有权拒绝其进入校园。
3.进入校园参加健身活动的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做好自身安全预防和检查工作,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量力而行,不得从事体育管理部门界定的高度危险性体育项目(如标枪、铅球、跳高等,场地未配备专业防护及指导),如因自身原因发生意外伤害、疾病或财产损失等,责任由申请进入校园参加锻炼者承担。因学校以外第三人造成到校参加锻炼的市民和学生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4.进入学校体育场地活动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传染病、心脏病等严重基础疾病人群,精神病患者,饮酒人员以及处于刑事处罚期的人员,均不允许进入学校健身。校内场地不接受广场舞、暴走团等团体组织进入。
5.进入学校体育场地的人员须服从学校工作人员管理,不乱丢垃圾,不随意攀爬,爱护学校体育场地内公共设施和体育器械,未经学校工作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搬动,损坏公物须照价赔偿。
6.严禁一切交通工具(如自行车、三轮车、平衡车、轮滑等)进入学校体育场地,不得在校园内操作无人机。
7.禁止携带尖锐危险物品、火种、有机溶剂、化学药品、易燃物品及油质物品等可燃性、污染性和腐蚀性物品进入学校体育场所,严禁在学校体育场所内燃放鞭炮、烟花。
8.严禁穿皮鞋、高跟鞋等进入场地,在田径场活动时必须穿符合规定的软底运动鞋、普通运动鞋。禁止用锋利器物和硬物刺划场地。
9.禁止携带宠物入场,保持场地内整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使用后的纸巾、水瓶等废弃物应放入指定垃圾桶内。
10.不得进入教学楼、办公室等非开放区域。
11.非开放时间,闲杂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体育场地内。
12.学校各个体育设施开放场地,参与群众须履行法律义务和承担法律责任,即“依法参与、遵守法纪、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