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9-27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0886

《中国共产党德安历史》|第三篇第四章: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9-27 17:50
打印
    关联导读:

第四章

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1年12月,美英等国对日宣战,世界反法西斯阵线扩大,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在扩大对日战略反攻前进阵地的过程中,新四军一部南下赣北,扩大游击区根据地。德安人民积极配合战略大反攻,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一节

胜利前夕的抗日斗争

一、新四军第五师进驻赣北

1940年,中共江西省委将德安党组织划归奉新中心县委管辖。因受日伪军的打击,德安党组织一直未能得到恢复。江北新四军抗日活动的消息传到江南,给江南人民以极大鼓舞。新四军连队不时地渡过长江,到赣北袭击日军据点。新四军连队常于夜间行动,秘密袭击日军,日军防不胜防,极为惶恐。

1941年秋,新四军第五师之一部进驻赣北,游击九江、德安、瑞昌之间,袭击日军。德安人民积极支援新四军游击队的抗日活动。6月,日军从瑞昌境内进入塘山,追击新四军游击队到冯家岭。游击队在群众向导下,安全转移。日军扑了个空,便将冯家村民冯家春等三人捉住,进行毒打,追问游击队下落。冯家春保护新四军游击队,拒不吐露真情,被日军杀害。

二、组建新四军别动大队

1942年7月间,木匠出身的刘全芝等人,在新四军抗日行动的鼓舞下,召集贫苦农民60余人,在荒山组成一支抗日武装,番号称新四军江南挺进队别动大队。刘全芝任队长。别动队以荒山、潘师山、九都源、叶家铺等地为根据地,袭击日军。

国民党特务侦悉到别动大队成立的消息,向上级报告。8月1日,国民党江西省第九行政区保安司令部发出“超保泰战”字第2514号代电:“令国民党德安自卫队武力,限日肃清具报。”接着,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湘鄂赣边区挺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等国民党的军、政机关相继发出电令、指令、代电等文件,层层三令五申,严令“清剿”。9月20日,江西省第九行政区司令部又发“超保泰战” 字第2966号密电:“令九、德、瑞三县县长会商联防,成立办事处,统一指挥,以利‘清剿’。”国民党反动派对这支人民抗日武装,不遗余力地进行“清剿”。

在屡遭“围剿”极为危急的情况下,别动大队被迫对国民党反动派自卫还击。11月12日深夜,江西保安团和警备队200余人,在湾里张村,袭击正在游击日军的别动大队。该队奋起自卫,打死警备大队副队长张祖烈及兵丁共8人,俘虏警备队保安团士兵30名,缴步枪28支、轻机枪1挺。

保安团警备队知道自己的士兵国难当头,不愿中国人打中国人,便派出江西保安司令部第四科特务闫蕴斋,打入别动大队内部作为内应。闫蕴斋与区伪武装勾结,共同策划“围剿”。德安县日伪县政府指派日伪区长李汉焰,带领伪军配合保安团进行“清剿”。在双重夹击下,刚建立不久的别动大队被袭击缴械。刘全芝被杀,部队瓦解。

国民党蒋介石反共逆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带领人民挫败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解放区,对日军展开反攻,打击日军的嚣张气势,不断扩大和建立新的解放区。

三、破坏日军运轨计划

自1939年起,德安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团结群众,继续展开抗日斗争,破坏南浔铁路,打击日本侵略军。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出现大的转机,沦陷区人民抗日行动更加激烈。1943年间,在德安党组织的领导下,德安人民抗日力量,在德安西北部山区游击,袭击日军据点,炸毁铁路和桥梁,使日军一般不敢出动下乡烧杀。

1944年春,八路军、新四军越战越勇,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新四军第五师活跃在蕲、黄、广等地,并越过长江打击日寇,给赣北人民以极大鼓舞。美国援华志愿空军经常空袭日军侵华据点和运输线,给日军南浔铁路军用物资运输线,以极大威胁。与此同时,南浔铁路还经常受到游击队的袭击和破坏,南浔铁路几成瘫痪。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为了挽救其入侵南洋的孤军,妄图建成大陆交通线。日军拆毁南浔铁路,将铁轨运往湖南,铺设另一条战略运输线路。德安境内,被迫参加拆卸铁轨的老百姓消极怠工,有时趁日军和伪军不在场,将拆下的铁轨投入路基旁的深水塘中。这样,日军能运出的铁轨数量大为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日军重建铁路运输线的计划。

四、营救援华盟军飞行员

1944年秋,美国援华志愿空军一架轰炸机在空袭日本基地后返航,从九江方向飞往德安上空,汽油耗尽,降落在德安上西乡郑桥。飞机降落后,周围的老百姓担心是日本飞机,想看个究竟,又不敢走近。稍后,飞行员下飞机后,也很惊慌,看到周围远处围观的老百姓,更为害怕,便拿着手枪,以防袭击。稍后,大胆一点的老百姓渐渐走近,看到飞行服背面有中文美国援华空军字样,知道是盟军飞机和飞行员。四周百姓一边走向飞行员,一边作出欢迎的表情和姿态,打消飞行员的顾虑。百姓将飞行员接到村中,引导其躲藏,提防附近日军搜查。飞行员将飞机上要害部件拆卸,让农民收藏,以免搜寻的日军将飞机驾走。

日军得知后,到处查询这架飞机降落地点,情况非常紧急。不久,驻在德安、武宁、瑞昌边境的国民党德安县政府得知消息,派人前来寻找。郑桥农民将飞行员和飞机重要部件交给来人护送到后方。在德安人民帮助下,盟军飞行员得到救护,安全脱险。

第二节

欢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对日作战,加速日本投降的步伐。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美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向中、苏、英、美四国代表无条件投降,并举行签字仪式。在中国的128万日军向中国政府投降。

9月中旬至10月,入侵德安的日军,在九江集中,投降缴械。驻在永丰、鸡公岭等据点的日军,在撤走时,将物资器械进行破坏或放火焚烧。鸡公岭驻点的日军焚烧物资器材,碉堡内三日烟火未熄。9月10日,日本侵华军队第十一军团司令笠原幸雄在南昌向中国政府代表投降,并在投降书签字。

沦陷的七年中,德安县城在日军铁蹄蹂躏下,破败不堪,仅今天一品香饭店和新华书店以西至大西门一隅以及南门外,有少数商店和居民住宅,其余仍多为断垣残壁和茅屋。德安人民经过七年多的英勇抗战、流血牺牲,终于赢来最后的胜利。

日本投降的消息迅速在德安全县传开,县城和各区乡农村沸腾起来。德安人民欣喜若狂,喜笑颜开,奔走相告。人们情不自禁地露出胜利的喜悦,纵情欢庆这一伟大的胜利。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奔走相告,县城内街道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欢呼着:“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抗战胜利万岁!”“中华民族万岁!”人们在县城仅剩的一些店铺门前,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张贴抗战胜利的红纸标语,拱手相贺,欢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八年全民抗日战争中,中共德安地方组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使赣北德安地区从国共分裂内战的区域,转变为国共合作、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战场。无数德安儿女参加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军队,战斗在德安和全国抗日前线。

在德安这片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下共产党员和广大爱国官兵,为保卫祖国,同仇敌忾,英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有的甚至壮烈殉国。他们的英勇行为和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为人民崇敬和学习。

德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英勇顽强地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展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为全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来源:史志办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