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顽强抵御日本侵略军进攻
1938年7月25日,日军占领九江。接着,以九江为据点,投入重兵,企图沿南浔铁路南犯,夺取德安,进占南昌,然后西进长沙,占领武汉,迫使中国投降。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军民顽强抵抗,在德安境内,重创日本侵略军于岷山、彭山、德安城郊、麒麟峰、万家岭等地,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团结抗敌的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国军队在德安的正面战场
一、赣北面临的抗日形势
日军在赣北投入四个师团及一个支队的兵力,大举向南进犯。德安是南浔铁路的咽喉,在此地阻击日军南犯,对保卫南昌、保卫武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日双方在德安一带都部署了重兵。
日本侵略军方面:第一〇六师团(师团长松浦中将,下辖步兵第一二六旅团、第一一一旅团),第一〇一师团(师团长伊东中将),第二十七师团(师团长本间),第九师团(师团长近卫)及波田支队、海军陆战队。日军分四路进犯:海军陆战队及波田支队为第一路,沿长江西犯,侵占长江两岸据点田家镇等江防要地,与长江以北西犯之日军呼应。第一〇六师团为第二路,从南浔铁路正面南犯。第一〇一师团和近卫师团一部为第三路,从鄱阳湖在星子登陆,由星子沿虬(津)九(江)公路南犯,进攻德安。第二十七师团和第九师团各一部为第四路,占领瑞昌后,沿瑞(昌)武(宁)公路西犯,企图突破南浔铁路,先下南昌,然后西取长沙,截断粤汉铁路,形成与沿长江北岸西犯之日军对武汉的大包围。
中国抗日部队方面:在德安和邻县瑞昌、九江、星子等县作战的部队有第四军、第十八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二军、第六十四军、第六十六军、第七十军、第七十一军、第七十四军等十多个军,最高指挥官薛岳。南浔前线指挥是第九集团军司令员吴奇伟。
6月下旬,第九集团军的六十四军第六十师进入德安境内和相邻的九江、瑞昌、星子等县构筑工事,进行防御。7月底,日军一〇六师团一部南犯,受阻于沙河、黄老门、马回岭一带,伤亡惨重,于是转向西犯,战火燃至岷山。日军一〇一师团于8月中旬在星子登陆后,在隘口受阻击,南犯难逞,便增援第九师团一部,配合空军在东孤岭、西孤岭轮番轰炸进攻。到9月18日,东、西孤岭失守,日军逼近德安东境。
抗日救亡紧急关头,中共赣北工委和赣北抗日游击队积极配合正面战场,投入抗日斗争,动员老红军、赤卫队员担任向导,组织群众运送弹药,积极参加战斗。
二、岷山守卫战
1938年8月24日,日军一〇六师团、第九师团各一部,自瑞昌急向岷山进犯。防守岷山一线的抗日部队为川军,不战而退,日军乘势追击。中国军队第四军、第六十四军第六十师仍战斗在沙河、黄老门至马回岭一线。为避免沙河等地第四军、第六十四军第六十师将背侧受敌,薛岳命令第七十四军俞济时部,坚决阻击日军。
8月27日,日军第一〇六师团迫击炮加强大队、野战重炮兵第十联队和步兵凡山支队占据岷山、大木尖等制高点,形势十分危急。如不夺回岷山,将直接威胁沙河、金官桥一线的抗日部队。第七十四军一部急上岷山,遭到日军优势兵力的阻击,被击退。俞济时接着派五十四师一支部队登山,又被击退。此时,俞济时率第七十四军全部(含五十一师、五十八师、六十师)赶往岷山。但日军阵势已稳,七十四军仍攻占不下。
薛岳对俞济时下了死命令:“如果沙河镇前线部队撤下来,你要负全责。你如果再向后退,我就要杀了你。我杀了你,委员长再杀我。”俞济时只有率部苦战,阻止日军的进攻。防守在沙河一线之抗日部队,才得以转移至马回岭与德安之间构筑工事,进行防御。
8月29日,第七十四军之五十一师第一团,在岷山之洪家山与日军激战,连续打退了日军的进攻。8月30日,五十一师三〇二团,在岷山北麓小阳铺西北,与自马回岭进犯的日军一〇六师团一部千余人,激战数小时,日军伤亡惨重。日军受挫后,其空军支援,猛烈轰炸三〇二团的阵地,继以步兵冲杀。抗日部队进行死战,坚守阵地,伤亡过半,有600多人战死。战至傍晚,第五十一师的一五一旅赶到花果山至童子岭一线,阻击日军。8月31日,日军陆、空联合进攻,多次进攻,均被击退。
9月1日,日军3000余人增援,陆、空联合进犯。增援的日军第二十七师团两个联队,从陈家垴方向猛攻,将防守在该地的新十五师防地突破。新十五师向王家垴方向后退,敌军尾追。五十一师的一五一旅三〇一团陷入重围。五十一师师长派三〇二团抢占从瑞昌进岷山的咽喉——鹅公包山的日军阵地,以解五十一师三〇一团之危。三〇二团全体官兵冲进敌阵,战斗至黄昏,伤亡累累,三〇二团团长罗恒战死。
9月2日,抗日部队五十八师一部增援,第十八军也由瑞昌的范家铺向东进入岷山,迫使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和第九师团各一部向瑞昌、武宁转往湖北阳新。这时,日军第一〇六师团主力自马回岭、德安曹家畈、清塘畈方向,更加猛烈的进攻岷山,岷山终告失守。
此战中,抗日部队共歼日军约2000余人。中国军队2800余人战死,其中军官有230余人。岷山战斗遏制了日军的锋芒,挫败了其锐气,为万家岭大捷赢得了部署兵力的时间。
三、彭山和麒麟峰阻击战
岷山失守后,中国军队转移至喻家山、五台山、彭山一线阻击日军。1938年9月中旬,日军一〇六师团的一三六团青木部队向喻家山、五台岭以北以东集结,捕捉战机。下旬,日军一〇六师团主力,从岷山、曹家畈、清塘畈一线进犯。中国抗日部队连续阻击,迫使日军进军迟缓。但日军一〇六师团一部,却从清塘畈直犯彭山东侧,中国抗日部队据险扼守。日军佯攻失利,以山炮、迫击炮疯狂轰炸彭山,又以飞机轰炸扫射。抗日将士在山崖、丛林的掩护下抗击日军。战斗七天七夜,日军毫无进展。战至第七天深夜,彭山北面之日军突破五台岭防线,从梅家垄登山,翻越红花尖,攻击抗日部队。防守彭山的中国抗日部队,逞孤军之势,加之弹械供给困难,抗日部队于七日深夜,向山湾方向转移,彭山不守 。
占领岷山、彭山后,冈村宁次欲截击德安县城郊一带抗日部队后路,迂回急进,乘势南犯。他命令欲开向阳新的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和第九师团一部,由瑞武公路东犯德安,占据白水街附近至高点火焰坳等处,进犯麒麟峰。
防守在麒麟峰一线的中国军队为三十二军第一四一师、一四二师和六十一师的一部。三十二军中的中共地下组织,号召军中所有共产党员团结官兵,奋勇抗日,保卫国土。9月25日夜,日军进犯昆山一线时,三十二军各部奋勇迎击,在麒麟峰麓发生激战,夺取麒麟峰形同拉锯,战至26日,铃木联队大部被歼。中国部队中的杨家骝团长战死,其余官兵伤亡众多。
27日,日军派宫崎联队增援,陆、空协同作战,反攻麒麟峰。日空军使用毒气弹,中国部队伤亡甚众。麒麟峰失守。27日夜,中国部队一四二师奉命反攻,并以一部兵力截断瑞武公路日军增援部队之后路。占据麒麟峰之日军在山腰构筑工事,织成严密的火力网,以空军、炮兵配合,封锁进山道路。中国部队第一四二师师长傅立平,命令七二五团一部和七二四团东、西夹击日军背侧。该师炮兵营营长、共产党员陈锐霆组织炮火支援。一四二师全体共产党员带头奋战。七二五团团长郑克已在指挥战斗中弹身亡,副团长、共产党员朱静波代理团长继续指挥战斗。双方彻夜血战,极为激烈,山上草木多被血溅。
一四二师七二四团从左翼进攻,副团长张树衡、第一营营长秦润泽战死,第二营营长、共产党员刘义昆继续带领所部,从小道攻占主峰。七二六团从右翼猛攻,由于左翼对日军的牵制,七二六团突破日军防线。战至29日上午,日军成为孤军,极为惶恐。30日,中国部队发起总攻,以大刀拼杀,战至黄昏,将麒麟峰夺回。日军铃木联队、宫崎联队大部被歼,残敌向北逃窜。逃窜前,日军集中火焚重伤员,炸毁山炮等重武器,击毙骡马,轻装溃逃。
此役歼灭日军7500余名,俘敌35名,缴获山炮6门、迫击炮8门、轻重机枪70余挺、马步枪960余支、军用物资一批。麒麟峰之战为万家岭大捷创造了条件。
四、歼灭日军一〇六师团的万家岭大捷
1938年9月下旬,日军一〇六师团主力企图以全力进犯德安西南境,兵力和进犯时间作如下部署:以第一三六旅团青木部队为第一线,由小阳铺东南约三公里的鸡笼港,向五台岭作攻击的准备。以第一一一旅团山地部队为第二线,尾随青木部队,进击五台岭西北的摆树樟,逼进黎山。从第一〇一师团抽调步兵第一四九联队为第三线,从永丰桥、新田畈兼程向德安西南逼进。以一〇六师团参谋长成富成中佐率领的补充预备队(计2700余人)为第四线,以青木部队第一二三联队的第一大队(缺一中队),山地部队第一四七联队的第十中队及机关枪一小队,骑兵一〇六联队(缺第三分队)共约2000余人留守马回岭一带,占领阵地,防止中国抗日部队的反攻。
9月25日进攻开始。青木一三六旅团主力进至鸡笼港以西,山地部队一一一旅团集结于李庄以西,师团司令部移至西岭。9月26日黄昏进犯,突破五台岭,然后分兵西南,一路指向二房郑,二路指向黎山。27日,窜抵竹坊桂,经中国军队阻击,进军迟滞。到28日,日军先后窜到万家岭、王家山、何家山一带,企图占领蜈蚣山和杨梅山一线,由西北侧迂回进入永修和武宁之间,形成包围,然后突围德安。日军各部均简装进军,企图速战速决。
9月上旬,中国军队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总指挥薛岳,鉴于日军在黄老门与马回岭以西只作试探性的攻击,徘徊不前,预测另有企图,即增强第二线的防守兵力,并捕捉歼灭进犯日军主力的战机。兵力部署为:第四军的九十师、一〇二师一部从东翼包围,占领小金山、大金山一线,逐期进击日军。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于10月6日由星子隘口、金轮峰经德安永丰桥、宝山、宝泉、寺坑寺一线进占公母岭、金鹅殿,从北侧包围日军。第七十四军的第五十一师、五十八师从南面包围。第九十一师(缺一旅)、第一四二师一团从西南包围日军,占领墨赤山、碗坛岭、黄土尖、乌龟山、高山、田家、王家、柘林一线阵地,策应攻击部队。第一八七师(缺一旅)、一三九师孙旅占领墩上郭、长岭、张古山、杨家山、城门山一线阵地,于7日夜佯攻,牵制正面日军,随后第七十一军一同攻击。第十三师占领城门山、洼山、猪头岭一线,进行阻击,待攻势部队进展至第二期阵地,即以主力部队进攻,控制白杨墩向西通路,截断日军向西之联络。第一四二师进至东塘附近,待攻势部队完成第一期任务后,立即出击,包围日军之右侧背。第六十师和第六预备师在东龙岭南北一线竭力迟滞日军前进,并在猪头岭、杨家山、马坳、河浒一线占领阵地,以炮火压制日军之炮兵,并支援友军,攻击万家岭田铺苏、石堡山、老虎山的日军,协助机动部队出击。
9月下旬,中国军队部署就绪。第四军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号召共产党员团结全体官兵,英勇作战,保卫国土,消灭日军。全体共产党员在歼灭日军的战斗中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为保卫祖国大好河山,捍卫民族尊严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
9月27日,日军一〇六师团的大山、矢野中队在空军、炮兵双重火力掩护下,由闵家铺进犯竹坊桂、面前山、大屋贾一线。抗日将士第四军的九十师由洼下桂、东坑坳进行阻击。该团第三营由刘家岭攻击日军的侧背。鏖战数日,29日凌晨该师一部占领刘家岭、马尾塘、鸡公岭刘村,第三营由咀桥王村堵击,阻止日军向西南窜犯,主力和张团的一营围攻面前山、大屋贾的日军,战斗到29日上午8时,进犯日军大部分被歼,残部二三百人向西南面溃窜。九十师第三营将士分途追击日军残部至马尾塘,又歼日军100余人。
当日军开始进犯德安西南部万家岭、大金山一带时,冈村宁次命令二十七师团派兵东援。9月25日,二十七师团铃木联队由瑞武公路窜至德安境内,占领白水街西边高地,攻占麒麟峰。中国军队第三十二军的一四一师、一四二师和六十一师已严阵阻击。日军二十七师团东援的铃木等联队几度冲锋,激战至29日,几乎全部被歼。进犯万家岭、扁担山、大金山一线的一〇六师团已成孤军。
9月30日,一〇六师团主力在万家岭西北面的熊村向万家岭、大金山、肉身观及墩上郭一线猛攻。中国军队第四军九十师韦团和一三九师的守备部队奋起痛击。战斗到当日下午5时,日军进犯难逞,转向东窜。中国军队九十师张团、吴团杨营在层岭及东北高地进行堵击。同日,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的三四八团抗日将士浴血奋战。九十师张团黄营仰攻山顶,与日军增援部队千余人及原阵地的日军肉搏三小时,伤亡殆尽。中国军队一〇二师许团急驰增援,联合攻击,击败日军,占领扁担山及狮子崖一线阵地。后激战通宵,连续击退日军数次拼死反扑。
自10月3日至7日,中国军队第四军九十师、一〇二师、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和三四三团壮士经过浴血奋战,反复肉搏拼杀,以血肉之躯战胜飞机、大炮及步兵一次又一次的联合攻击,形成在万家岭南侧、西南侧至张古山一线的大包围。在万家岭东、西、北三侧,抗日部队第四军之九十师和第六十六军之一五九师、第七十四军之五十一师、六十师、六十一师、九十一师、一百八十七师、新十三师等各部与炮兵部队协同奋战,构成了自小金山、金鹅殿、骆驼山、何垄山、石堡山、老虎尖、刘鞔鼓、南田铺、蔡家桥、杨家岭、聂村、松树下、洞口鄱、背溪街、笔架山之间的大包围,中国军队把日军围了一层又一层的包围圈内。自7日晨6时开始,第六十六军、七十四军和第四军转入对万家岭一带日军的第三期作战,向日军发起总攻,边打边缩小包围圈。
这时,在德(安)星(子)线上的日军一〇一师团西援部队被堵于德、星之间。在瑞(昌)武(宁)公路的日军第二十七师团被第三十二军所堵击。
日军一〇六师团进至德安西南境万家岭一带后,经过多日连战,粮秣、弹药已经耗尽。为了挽救它的灭亡,冈村宁次连日派出大批飞机,在中国军队阵地狂轰滥炸,向被围困的日军空投粮弹。由于包围圈反复交错,空投的粮食和弹药往往投在中国军队阵地。战斗到10月9日,对日军的包围圈进一步缩小,一〇六师团已成强弩之末,仍作垂死挣扎。拼杀最激烈的是南田铺和刘鞔鼓之间的战斗。南田铺、刘鞔鼓、潘家三个村子面积三四平方公里。四周山头均为中国军队把守,居高临下炮轰日军。日军犹如困兽,几度冲杀,日军飞机低空轰炸,抗日将士不顾日机轰炸、扫射,肉搏拼杀,不让日军突出包围。在夺取大金山、小金山西北高地后,抗日将士又歼灭箭炉苏的日军及其增援的空降兵。激战至9日傍晚,抗日将士在古马刘村附近又歼灭日军600余名。在争夺阵地战中,至为激烈,日军陆、空联合进犯,阵地屡失屡得,形同拉锯。日军一〇六师团长松浦为求逃命,率部向古堡山猛扑。中国第六十六军九四九团第三营战士在古堡山西南高地坚守阵地,勇猛拼杀,大部将士壮烈为国捐躯,日军更是死伤甚重。日军退至田铺苏后,从万家岭西侧攻占万家岭最高峰。此时,第四军九十师韦团占领万家岭山腹地带,日军攻击甚猛。第六十六军九五〇团乘势逼进,箝制日军。日军猛扑,双方白刃肉搏。第四军韦团与九五〇团合力血战,将这股日军歼灭,占领万家岭最高峰。接着又将窜至到石堡山附近高地的日军残部扫清。
第四军九十师在万家岭东南侧攻击战中,官兵前赴后继,极为壮烈。该师的杨、黄、李三个营全体将士赤膊仰攻扁担山,以马刀与日军拼杀。他们摸到身上穿衣服的知为日军,随手就杀,五上五下,将日军全部歼灭,夺回扁担山。继而攻占高坑潘和墩上郭一线阵地,防守日军大部战死。日军一〇六师团参谋长成富成中佐率领预备队2700余人增援,企图解围,也被歼灭,成富成战死。
在万家岭西南侧担任攻击战的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组织突击队200余人向箭炉苏方向突击。第五十一师组织突击队400人向张古山方向突击。自9日清晨开始进攻。五十八师突击队攻抵万家岭南麓,遭到日军炮火猛烈阻击,全体官兵奋勇搏杀六小时,全歼该地日军300余名,夺取箭炉苏。上午8时,第五十一师突击队在攻占张古山北高地战中,与日军白刃肉搏,全歼守敌。日军几度增援,五次争夺,激战四小时,歼灭日军500余名,攻占张古山。至此,两师突击队合兵突击背溪街东南侧小庙附近的日军。日军凭借构筑的工事顽抗,并不断增援。第七十四军两支突击队官兵奋不顾身,拼命冲杀,与日军肉搏战达五小时,全歼背溪街日军500余名,夺取背溪街后,继续向纵深发展。
战斗至9日晚8时,中国军队从东、南、西、北四面齐攻万家岭、南田铺、刘鞔鼓,白刃肉搏。在日军一〇六师团司令部驻地,抗日将士与日军拼刺刀,血战一夜,杀死日军1000余名。战斗接近黎明,日军一〇六师团即将全军覆没,无路可逃。这时日空军赶到,投下照明弹,一〇六师团长松浦借着照明弹亮光,率残部千余人向樟树坳方向突围。驻守在石堡山一线的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迎头痛击,又歼日军残部700余人。剩下二三百名日军向石堡山西南高地散窜,被五一九团防守将士分兵追歼,一〇六师团松浦免于一死。
战斗到10上午8时,万家岭歼灭战胜利结束。战场处处血迹斑斑,人畜尸体比比皆是,仅刘鞔鼓、南田铺、背溪街、万家岭一带战场,日军尸体在6000具以上,马尸在千具以上。大金山、小金山、扁担山、张古山、狮子崖、箭炉苏一带战场,日军遗失枪械漫山遍野。中国将士也伤亡很大。万家岭战役共歼灭日军万余人,一〇六师团几近全歼。消息传到东京,日本朝野深为震惊。
万家岭大捷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台儿庄大捷后的又一次大胜利。《新华日报》发表题为《论南浔铁路的胜利》社论,高度评价这一战役的胜利。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祝贺词中说:“南浔大捷,尽歼丑类,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为鼓舞全国人民抗日情绪和抗战必胜的信心,著名剧作家、中共党员田汉专门编写剧本《德安大捷》,在长沙等地演出。
五、歼灭日军一〇六师团的万家岭大捷
1938年10月,日军第一〇一师团,自星子隘口直攻德安县城郊。中国第三十二军第一四一师、第一九〇师和一三九师在德安县城东郊一带防守。日军在攻占岷山一线阵地后,以优势兵力向县郊逼近。
20日至23日,日军几次强渡博阳河,均被击退。24日,日军空军、炮兵和步兵联合进攻,飞机狂轰滥炸,轮番扫射,并施放大量毒气瓦斯弹,强渡博阳河。中国军队不顾敌机的轰炸、扫射和毒气,猛烈反击,给日军以重创,日军一〇一师团长尹东政喜中将被炮火击伤。
25日,日军在河东上畈,强渡博阳河,占领了县城西北的狮子山、痴狮崖高地,向城西侧,发动猛烈攻击。一九〇师一部在县城近郊防守。一四一师七二三团驻防县城。七二三团团长、共产党员王启明指挥部队进行阻击。
26日凌晨,日军步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施放烟幕弹,在铁路桥东侧架起浮桥,强渡博阳河。日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强攻县城大西门,数次冲击,均被击退。七二三团重机枪二连连长贾文魁不幸被子弹击中腹部,穿背而出,仍坚持战斗。日军在城东、西、北三面高地以炮火压制,七二三团两个营长受伤,连、排长伤亡过半,战士死伤众多。拂晓,东北城墙和西北城墙被日军炮火轰塌数处,日本步兵随即从缺口冲杀。防守该处的第一连全部官兵除一人幸存外,其余全部阵亡,防守在西北城墙的部队官兵全部殉职。黄昏,日军自城西北角和东北角倒塌处攻进城内。七二三团与日军展开巷战,以手榴弹轰炸日军。战至夜晚,抗日部队与日军进行白刃拼杀,争夺一巷一屋,彻夜激战,杀伤日500余人,将日军逼到城外。
27日,日步兵、炮兵、空军联合猛攻义峰山。防守义峰山的一三九师七一六团团长蔡敬忠,指挥全团部队勇猛阻击。蔡部腹背受敌,蔡敬忠亲自率领敢死队,冲入敌阵与敌肉搏,击退敌进攻十余次,身中数弹,壮烈战死。日军占领义峰山后,继续以步、炮、空联合进攻,闯入城内,进行激烈巷战。到夜晚,七二二团第二营增援,进行夜袭。中国部队杀敌600余名,将日军驱至城外。
28日,日军炮火轰击更加激烈,直攻设在小西门城门洞中的七二三团指挥所。城门洞外掩蔽部被击塌,团部电话兵和通讯兵全部战死。到夜晚,第一九〇师之一连步兵增援,猛击城内日军。日军不敌,又退到城外。
29日,日军空军、炮兵、步兵配合猛攻县城。七二三团守城部队战死过半,被日军攻入城内。双方展开激烈巷战。七二三团将士奋力拼杀,战至下午,特务排排长、共产党员杨振海指挥机枪连,猛烈扫射逼近城区之敌。黄昏,七二三团防守部队奉命撤出县城,在南门外集合,全团官兵2000余人,仅剩五分之一,约三四百人。七二三团还以机枪连,支援反攻义峰山的七一六团。争夺义峰山战斗中,七一六团营长、共产党员苏永刚率领所部进行恶战,一上一下,形同拉锯。
县城保卫战中,中国军队打死打伤日军约2000余人。七二三团在完成阻击战后,转移到八里铺。29日夜,德安县城陷落。
第二节
游击队配合中国军队战斗
一、组建赣北抗日游击大队
1938年6月,中共赣北工委作出决定,号召长征时留下的和因环境恶劣而脱离组织的红军游击队员和干部归队,共同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职责。不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联络,一批红军干部战士余仕华、黄克银、王嘉仪等人纷纷归队。流亡到山东的辛忠荩,得知消息后也赶回赣北,与刘为泗等人见面,接上组织关系。
工委广泛宣传发动,号召青年武装起来,同日本侵略军战斗到底!刘为泗、田文灼在山湾土头垄、壁山杨村等地,动员青年参加赣北红军游击队,杀敌保国。许多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刘为泗等人以老红军战士、干部30余人为骨干力量,将游击队伍扩充到100余人,并将队伍从山湾土头垄,开往九江张家山进行训练。
8月下旬,赣北抗日游击队在张家山进行扩编。德安、九江、瑞昌等县热血青年,纷纷参军,部队不断壮大,成为一支400余人的抗日队伍。国难当头,广大群众纷纷出人、出物支援抗战。许多群众将从火线上捡来的枪支、子弹以及军用物品,纷纷交给抗日游击队。不久,赣北抗日游击队有长、短枪600余支、轻机枪18挺、重机枪2挺、迫击炮2门,成为一支装备较强的抗日队伍。
为了健全建制,工委决定大队下设三个中队、一个传令排、一个医务所。大队长王全兴(不久王全兴逃离,刘为泗暂兼,后陈立顺接任),副大队长黄克银,政委李顺希,副官颜宗玉。第一中队长王嘉仪,指导员洪忠汉;第二中队长余仕华,指导员陈立顺;第三中队长刘昌凤,指导员罗希柏;传令排长李全虎,医务所长徐增梅。工委还决定将队伍正式改番号为赣北抗日游击大队,由中共赣北工委领导。部队由张家山移驻陈山、秦洞一带。
9月,为加强抗日领导力量,健全工委组织,中共赣北工委领导人有新的增加,具体分工是:书记刘为泗兼军事部长,组织部部长田文灼兼管对外联络,宣传部部长辛忠荩,军事部部长李顺希,副部长王仪嘉,委员刘昌凤、李立顺,经济部部长钱少卿,少共书记陈鸿永,少共组织部部长张荣发,妇女主任徐木秀。
工委明确分工后,一边进行军事抗日,一边在群众中间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为激励士气,工委谱写《赣北抗日游击队之歌》:“游击九、德、瑞、星、永、武边,号角一声喊,奋起保家园。歼倭寇,杀汉奸,忠义谱云天。爱护老百姓,纪律要严明,行动听指挥,团结如铁坚。利用好地形,经常夜行军,作战要勇猛,动作要机敏,以寡胜敌人。爬山如猛虎,行路如驾云,精忠保国土,誓死为人民,终教倭寇全覆灭,打倒大和魂。”游击队以秦洞、岷山、山湾贺山垄、荒山等地和九江张家山为常驻地,进行训练和休整。
赣北抗日游击大队的建立,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岷山地区的一个重大成果,对于开展赣北抗日战争具有重大意义。
二、游击队袭击日军据点
1938年9月下旬,德安西南境张古山、万家岭、刘鞔鼓一线正面战场酣战之际,德安东北境和西北境及中部多被日军占领。赣北抗日游击队在中共赣北工委领导下,在日军占领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配合中国军队的正面抗战。
10月上旬,李顺希率领赣北抗日游击队一部,驻在九江、德安交界地和秦洞等地山岔中,一边训练部队,收集战斗后被遗弃的枪支弹药,一边开展群众工作。一天夜晚,李顺希等决定率部袭击马回岭日军据点。游击队靠近马回岭日军据点后,以密集的火力朝日军射击,机枪不断扫射,将日军从据点引出。一股日军从据点内跑出来,追击游击队。正面进攻的游击队员,边打边撤,牵着敌人,很快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埋伏的游击队员见机,用排枪、机关枪射向日军。日军不习惯夜战,又不熟悉地形,面对袭击,蒙头转向,死伤众多,逃回据点。战斗结束后,李顺希率部,带着缴获的机枪回军岷山。
不久,日军集结兵力进行报复,从马回岭向洞霄、横山一带扫荡。赣北抗日游击队根据敌情,迅速作出迎战准备,在地形复杂的横山一带隐蔽部队,在山垄山岔间设下埋伏。日军进入横山一带的埋伏圈后,埋伏在垄垄岔岔的游击队员,纷纷瞄准日军射击。日军遭伏击,死伤惨重,慌忙溃逃。经过几次周旋,李顺希率部到山湾一带进行休整,增加给养,扩充人员。
10月24日,日军一〇六师团传令骑兵队经陈山脚下,向山湾地域行进,一路杀戮骚扰。赣北抗日游击队侦查敌情后,派出一个30余人的分队赶至山湾境,设下埋伏,进行阻击。不久,日骑兵进入伏击圈,埋伏在山腰的游击队员在中队长余仕华的指挥下,向日军射击。日军骑在马上,又处在山路弯曲的山垄内,目标大,行动非常不便。游击队员在掩体中瞄准狠打,将日骑兵困住山垄里。日军虽然还击,却不能命中目标。此战,游击中队打死、打伤日骑兵30余名,打死马数匹,俘日军3名,缴枪28支和子弹一批。战斗结束后,游击中队处理战俘,带着胜利品移驻张家山。
三、组织人民群众配合军队作战
1938年6月26日,江防要塞马垱失守,日寇松浦师团等部逼近九江,战局更为紧张。为阻止敌人进犯,德安县政府根据上级的战略部署,组织农民1000余人,拆毁南浔铁路自德安境内至涂家埠间的铁轨,破坏部分路基。
8月初,战事更紧。中国抗日将士与日寇松浦师团激战于九江沙河金官桥。日寇已逼近德安境内。8月上旬,江西省战地青年服务第三大队德安分队胡宗澹、陈言、刘赐福等人,遵照中共中央东南分局黄道的指示,到岷山与刘为泗红军游击队会合。他们到清塘畈时,发现上岷山的路因战线阻隔,随即返回木环垄,后随德安县政府撤离德安。
8月下旬,赣北抗日游击大队积极配合正面抗日部队战斗。岷山失守后,游击队活跃于敌后,收集散失武器弹药,侦察日军行动,歼灭小股日寇。
9月上旬,为了团结和动员各阶层人民进行抗日,中共赣北工委在德安、九江交界地,召集老红军及各界进步人士,组成赣北民主联合抗日办事处,担负起为抗日部队筹集给养,动员群众配合抗日部队行动和截断敌人交通的任务。
来源: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