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7-06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3-06964

《中国共产党德安历史》|第二篇第三章:农村根据地在斗争中扩大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7-06 09:50
打印
    关联导读:

第三章

农村根据地在斗争中扩大
       革命政权和人民武装成立初期,国民党德安政府和地方反动分子强化反动武装,配合国民党军镇压,妄图将红色政权绞杀在摇篮里。从1929年到1930年,新军阀进行混战,客观上为革命力量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中共德安地方组织贯彻上级指示,继续发动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在武装暴动的基础上壮大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镇压,进行武装割据,红色区域逐步扩大。


第一节

赣北红军游击队的曲折发展

一、红军游击队彭山战斗失利

1928年1月,国民党德安县政府指派万知柏为县警备队长,周卓为县保安队长。在东门观召集的土豪劣绅会议上,成立了德安县靖卫团总团部和德安县清乡委员会,由郭铁仙为靖卫团团总兼清乡会会长。为了强化反动武装力量,将全县划为四个区,由区长兼任清乡分会会长;在乌石门、黄㛚铺、秦洞、夏家铺、磨溪头、瓦家山、太平堡、邹桥、杨坊、塘山等地建立靖卫团分团,委派胡兰锦、刘修竹、张隆其、戴梅林、丁辅臣、聂锡光、刘鉴清、邓仁屏、张肇恒、熊义顺、董立恒、傅玉川、王锡筹、程光明、曾松林等土豪劣绅分别担任靖卫分团正、副团总。这些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搜捕共产党员、农协会干部及其家属,敲诈勒索农民群众。6月,赣北红军游击队第一大队在彭山休整。国民党南昌卫戍司令调派国民党第七师的一个营到德安,除一个连留守县城外,另两个连加上德安警备队、县城靖卫团和黄老门马回岭靖卫团共数百人,由彭山恶霸张肇恒带路,分四路进攻彭山:第一路从五台岭上彭山,第二路走何家铺翻越尖峰坡进山,第三路从丰林堡经张十八村进山,最后一路从黄㛚铺登山。国民党军队进入彭山。第三路首先进入山区,直逼湾里张村。红军游击队哨兵发现敌兵,立即鸣枪示警,其余各山上亦陆续发现敌情。大队长张源健正在湾里张村,闻讯后指挥部队准备战斗。分队长杨春林率领队员阻击从吴山上山之敌,他冲到云水寺山口,发现一些敌人已进占云水寺,凭借寺前的建筑物抗击。杨春林冲在前头,用手枪接连打倒几个敌兵,接着同队员冲进寺内与敌人搏斗,打死敌兵数人,俘虏敌兵4人,缴枪7支,迫使这路敌兵后撤。分队长杨裕远、夏新久率领一个分队,阻击从西面进山的国民党军,他们在西部半山战斗近2个小时。游击队员金肖如、沈传德、杨开治等人从敌阵拦腰冲杀,将阵势打得七零八落,向尖峰坡逃窜。靖卫团团总张某逃到彭山下,在一个石洞里躲藏两天一夜,最后在堂兄张肇坦帮助下,逃回县城。张源健带领周庆星、余仕华两个分队冲上彭山中部的山岭,阻击一股强敌,经过激战,将敌人击退,往彭山中部的簸箕山溃退。张源健带头追击。当张源健追到簸箕山腰时,西部涌出一股敌兵,从背后向张源健射击。张源健胸部中弹,顿时倒地。周庆星、余仕华率部赶到,见大队长负重伤,立即抢救。张源健坚定地说:“不要管我,赶快带领同志们追击敌人。”当即牺牲。见队长已牺牲,周庆星、余仕华和队员们猛烈冲杀,击溃敌兵。游击队将大队长遗体交给彭山人民收殓,向东转移,经梁家山旁的山道撤往岷山。赣北红军游击队撤出彭山后,国民党进入彭山大肆烧杀,烧毁房屋14幢,甘维义等赤卫队员遭杀害。国民党军撤出彭山后,彭山人民收殓张源健的遗体,安葬在彭山中部簸箕山腹部(即牺牲的地方)并立碑纪念。彭山战斗中,敌人死伤很大,游击队也伤亡50余人,虽取得初胜,但张源健的牺牲使部队失去统一指挥和领导,革命损失巨大。游击队党代表李凌云被敌人暂时的得势吓倒,擅自解散游击队,把枪支等武器装在棺材内掩埋起来。赣北特委书记吴德峰听取李凌云埋枪和解散游击队的报告后,召开特委会议,专门讨论游击队的问题。会上吴德峰与沈建华坚决反对埋枪和解散游击队,主张重建队伍;李凌云等人极力反对重建队伍。双方相持不决,将情况报告省委。省委研究决定,重组赣北红军游击大队,撤销李凌云游击队党代表职务,指派副党代表沈建华负责游击队的重建工作。沈建华在岷山召集旧部,扩充人员,重新组建赣北红军游击大队。1928年7月,省委从赣东北调张俊来德安,任赣北红军游击队大队长。这一时期,井冈山根据地的毛泽东、朱德非常关心赣北的革命斗争,派曾先朋(曾克明)来充实赣北红军游击大队的领导力量。重建后的赣北红军游击队重振军威,以德安秦洞、岷山和九江凌家山、张家山和瑞昌九都源为常驻地,进行游击战斗。

二、游击队武工组分头出击

1928年7月,国民党派兵四个营,向德安岷山根据地发起进攻,形势十分严峻。江西省委根据当时的情况,为使赣北苏区腹地尽量减少损失,向德安县委作出几点指示:“在此期间,目前德安工作至关重要,所以,你们切实注意下列几点:(一)要极力保住我们的组织,不要在军事上一退出,同志便都退出。(二)红色太浓的同志,反动派军队来时可暂退出,反动派军队退出,即回原地工作。(三)建立秘密接头地点。(四)要以少数武装不断地反抗反动派镇压。(五)一刻也不要忘记党的宣传。”8月上旬,中共德安县委和赣北红军游击大队主要负责人,在陈家垄磨盘周村召开军事联席会议,传达贯彻省委指示精神。会议由张俊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沈建华、曾先朋、欧阳学端、邬敦泽、甘霖沛、向热生等人。会上分析革命形势,讨论执行省委指示的办法。会议认为,要利用红四军在赣南取得龙源口大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赣东北方志敏、邵式平创立正规红军的大好形势,扩大赣北红色区域。会议决定,从赣北红军游击大队抽调骨干,组成三个武工组,向相邻各县扩展,进行军事活动,策应井冈山和赣东北红军的军事斗争。第一组由张俊、曾先朋带领队员20余人到星子,第二组由沈建华、欧阳学端率领队员20余人到九江,第三组由邬敦泽、孙本致率领队员20余人到瑞昌。留下来的游击队员由甘霖沛、向热生等人率领,在德安坚持工作,与国民党军周旋,坚持革命斗争。

派到各县的武工组在当地党组织和赤卫队的配合下,袭击国民党地方武装。张俊、曾先朋率领的第一武工组到星子后,在星子党组织和赤卫队的配合下,袭击国民党武装和胡竹林靖卫团。沈建华同欧阳学端率领的第二武工组在九江县活动,破坏黄老门、马回岭之间铁路,打击赤松、港口一带民团。邬敦泽、孙本致率领的第三武工组到瑞昌,在瑞昌临时县委配合下,巧乘农村唱戏之机镇压土豪,攻打乌石街等地土豪劣绅,后又到瑞昌西部活动,与阳新游击队取得联系,攻打龙坪税务所。甘霖沛、向热生率领队员配合赤卫队共300余人,有长枪百余支,在马回岭至万家垄一线活动,破坏铁路,截断国民党军事运输,粉碎国民党军的军事进剿,策应赣西南红军的革命斗争。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其《铲共战史》中写道:甘霖沛于九江窜扰无常,率众300,枪百余支,在赣北红军的游击下,国民党的国事进剿 又以失败而撤军。

三、独立营攻打瑞昌县城

1928年8月下旬,根据上级关于壮大革命武装赣北红军游击大队改编为赣北红军独立营指示,游击队将武工组召回,集中在岷山进行休整扩编。赣北红军游击大队改编成独立营,张俊任营长,欧阳学端任副营长,邬敦泽任指导员,曾先朋任党代表,独立营下辖五个连,主要任务仍是袭击南浔铁路国民党驻军,打击地方靖卫团,破坏路轨,切断国民党军事运输,同时向外游击扩展。赣北红军独立营得知,瑞昌县城内只有警备队和保安队,警备队驻防在县衙门内,保安队驻在正街,共约人枪200左右。遵照中共九江中心县委的指示,独立营从岷山根据地出发,攻打瑞昌县城。10月30日早晨,赣北红军独立营在蒋友梅率领的瑞昌赤卫队和汪仲屏率领的赤湖游击队的配合下,乔装成农民,在岷山口分成两路:一路队员装扮成卖柴农民,将枪支藏在柴担中;另一路装扮成打报呈的死者家属,把枪支用衣被裹好放在竹床,徒手混过哨卡,进入县城。进城后,游击队员取出武器,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攻打县衙门警备队,另一路攻打保安队。第一路游击队员冲到衙门口,摸掉门岗,冲衙门。县警备队兵丁有的洗脸漱口,有的刚起床,霎时枪声大作,他们吓得抱头鼠窜,只有小部分逃脱,大部分人被俘缴械。另一路游击队听到衙门枪声,冲入保安队,打死、打伤保安队员数人。随后,游击队合兵一处,攻打“商信大”和“大昌”两家瑞昌最大的商号。在“大昌”没收黄金2斤,将在“商信大”没收的布匹分给贫苦民众。这次战斗,红军独立营一部分队员隐蔽在城外接应,进城的有30余人,携带长枪24只、短枪4支,无一伤亡,共缴获步枪50余支、子弹一批。战后,独立营安全撤出瑞昌县城,穿插入潘师山,转移到德安、瑞昌交界地带蔡山垄。10月下旬,驻德安的国民党军换防。国民党第八师二十七团进驻德安,企图“围剿”红军独立营。独立营在彭山老屋宋村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张俊、欧阳学端、曾先朋、吴干、沈逸民、沈建华、甘霖沛、邬敦泽、何奎光、熊可生、金瑞如、杨裕远、胡明虎和九江、瑞昌、星子县的党组织负责人。张俊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为了保存赣北红军实力,派邬敦泽率赣北红军独立营主力渡过长江,向湖北广济、龙坪等地游击,跳出敌人“围剿”区,牵制敌人,并扩大红军影响。小部分留下的游击队员转入地下,在九江、德安、瑞昌边界活动。会后,德安县委落实彭山军事会议部署,赣北红军独立营主力在邬敦泽率领下,从岷山出发,经九江渡江,进入广济活动。1928年秋,赣北特委解体,设立九江中心县委。省委命沈建华暂时负责中心县委工作,不久派华鄂阳任书记。

第二节

“清乡”与年关斗争

一、军民联合反“清乡”

1928年9月,国民党军第七师工兵营开进德安、永修涂家埠等地,营部驻在德安,加强对南浔铁路的“保护”。国民党第二十旅的一个团驻德安,意图“围剿”苏区。外逃的郭铁仙、胡兰锦、燕北平等陆续返回德安,扩充保安队、警备队,恢复靖卫团;王锡筹、刘修竹也各回其原地,恢复靖卫团。10月,除留守县城的兵力外,国民党两个营和靖卫团,联合进彭山“围剿”。德安苏区便被骚扰得鸡犬不宁,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敲诈勒索。县靖卫团总郭铁仙等率领保安队、警备队配合国民党军攻下彭山后,驻扎在彭山,搜捕红军和党员干部。共产党员张阳镜、金世兴等人惨遭杀害。甘霖沛、邬敦泽、宋昌淦、宋昌杰等人的住宅被国民党烧毁。反动武装乘机大肆向苏区群众和革命家属进行敲诈、恐吓、索要重金。对一般农户索取枪械费、草鞋费,少则银元4元,多则20元,对抗拒不缴的,牵走其猪、牛。进攻岷山的国民党军同样烧杀打抢,德安又呈现出一派恐怖气氛。11月上旬,为扑灭革命力量,国民党军二十七团两个营的兵力和县靖卫团、保卫队、警备队约共千余人,分别进攻彭山、岷山根据地。敌人进入苏区后,提出 “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走一个”,除军事“围剿”外,还逐村举行“清乡”。各地靖卫团下设闾(相当于大堡的范围),置闾长,闾下置邻(相当于小堡或大甲),设邻长,邻下置牌(即排,10户为一牌),设牌长,实行五户“连坐”。“连坐”规定:如发现五户内有一户联络、接济、窝藏共产党的,其余四户与牌长同等治罪。洞宵港下李村和吴山桂村是国民党德安县政府和国民党军的临时驻地。村民出门必须持通行证,否则不准出行。反革命武装天天搜山,到处张贴“通缉令”,重金悬赏通缉甘霖沛、沈建华、黎继友、何奎光、程锦堂等人,通缉写道:“捉得此人,县政府赏银元一千块”。他们拘捕一些认为可疑的农民,押送到临时驻地,严刑审讯。为保存革命实力,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将14支长枪埋藏起来,人员转移到德安、瑞昌交界的山区。尽管国民党军和靖卫团等在苏区穷凶极恶,但敌人的屠刀没有吓倒共产党人。共产党员宋茂焕被捕后,被施以酷刑,逼供埋藏枪支的地方。宋茂焕说:“枪是有的,也是我埋的,要想给你们杀害工友,甭想!”敌人残暴地割下他的耳朵,宋茂焕仍骂不绝口。敌人又割下他的舌头,他便用头撞向国民党军。宋茂焕最后被敌人杀害于彭山宋村山边。国民党军的驻地和县城铁路边,不时出现红军张贴的标语:“今天你们嚣张,明天就是你们的死亡!”“警告你郭铁仙,总有一天拿你来熬油点灯!”“打进再打进,先杀胡兰锦,后砍燕北平!”中共德安县委成员沈建华、甘霖沛、何奎光、黎继友、辛忠荩、贾祥贵、杨开全、杨传柏、程锦堂等人带领游击队员分散活动,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地进行斗争,牵制敌人。整个江西苏区面临严峻形势,中共江西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不得不延期,改在湖口县舜德乡王燧村举行。12月初,德安县委书记沈建华去湖口参加省第二次党代会。指定会议期间县委工作由副书记甘霖沛负责。12月9日,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湖口县第四区濒临鄱阳湖的小村子王燧村召开,沈建华当选为省委常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会议结后,沈建华秘密回到德安,在彭山召开县委会议,传达贯彻省二大会议精神。县委决定秘密策动根据地农民开展反“清乡”斗争。会后,县委成员分区活动,组织反“清乡”斗争。他们利用敌人晚上一般不敢行动的时机,分头串连、访问或召开秘密会议,严密控制农村中的土劣坏人。广大群众在党和红军的支持下,敢于起来同反动势力作斗争。国民党在德安县政府和驻军的“连坐”、“清乡”手段也全部瓦解,革命形势趋于好转。

二、开展年关斗争

德安1928年旱灾严重,稻谷欠收,旱地作物减产,特别是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焚烧抢劫,造成部分田地荒芜,根据地群众粮食非常困难。1929年初,赣北红军独立营在彭山老屋宋村召开了第二次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独立营主要干部和德安县委及各区党组织负责人、省委巡视员曾冦华等,会议由欧阳学端主持。会议认为,国民党军大部已搬走,靖卫团和保安队战斗力不强,应抓住时机消灭靖卫团,夺取枪支、子弹,扩大红军游击队,加强武装。会议决定:集中游击队消灭靖卫团,攻打黄老门、马回岭国民党驻军,切断南浔铁路,威胁九江和南昌,配合赣东北总暴动;迅速发动农民,开展年关斗争;迅速建立赣北交通网,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先易后难,各个击破,消灭 敌人”的作战方针。为解决群众缺粮的实际困难,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和军事会议精神,研究决定,发动根据地农民,开展年关斗争。为了安定民心,打消农民顾虑,首先大造声势,扩大影响,给地主豪绅造成压力。2月9日,县委宣传部在陈贺区组织由赣北红军独立营、赤卫队和群众上千人参加的武装大游行。宣传部部长辛忠荩高举红旗,走在队伍前列,后面紧跟着赣北红军独立营、赤卫队,从陈山垄,经洪溪畈、孙家榨、吴山、山湾、田家河等地,一路高呼口号。在村庄和路口张贴写有“欢迎红军大部队进驻德安”、“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等内容的标语,这次示威游行极大地鼓舞了苏区人民的斗志。年关斗争很顺利地在各区行动起来。在区委和农民协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群众斗争地主土豪,解决了苏区民众粮食问题,鼓舞了民众的革命热情。

第三节

全面开展武装斗争

一、红军游击大队回师德安

1929年,蒋、桂两派争抢两湖地盘,国民党新军军阀混乱战的序幕已拉开。德安的国民党军队大批撤出,只剩下南浔铁路车站国民党第七师的工兵营和地方反动武装。赣北红军独立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湖北广济回师德安,打击敌人,巩固苏区,张俊则调往上海。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赣北红军独立营将番号改回为赣北红军游击大队。欧阳学端任游击大队大队长职务,沈逸民任副大队长,邬敦泽、曾先朋分别任正、副党代表。中共德安县委根据赣北红军游击大队军事会议的决定,积极调派人员建立交通网,在九江马回岭桥头周、岷山宋村、九都源、黄老门、德安县城设立交通站;在彭山老屋宋村设立交通总处,甘霖沛负责,宋昌庚具体负责情报传送等工作。为加强马回岭交通站工作,从德安调派来的杨光典负责马回岭交通站,保持与老屋宋村交通总处和省委、九江中心县委的联系。省委来人或文件,由杨光典负责收接、传送。交通站的建立,有利于苏区工作和红军的革命活动。1月,邬敦泽、曾先朋率领赣北红军游击大队110余人,从洼里陶村出发,攻打九江塘埂上靖卫团。天未亮,游击队将塘埂上靖卫团包围,摸掉门岗后,冲进屋内,开枪射击,打死、打伤数人,剩下全部被俘,缴枪28支。战斗结束后,游击队回师至岷山的半山。2月,邬敦泽率领赣北红军游击队百余人游击到上西乡,在大泉、杨坊等农协赤卫队配合下,攻打塘山曾松林靖卫团。游击队进入塘山,分两路攻打曾村,打死团丁2人,缴枪2支,曾松林率团丁逃进山垄,游击队没有穷追。邬敦泽率队进入陈山垄。2月中旬,赣北红军游击大队第一中队50余人,在中队长戴子贻率领下,从瑞昌九都源经岷山,攻打九江黄土岰靖卫团。游击队黑夜行军,天未亮到黄土岰,在靖卫团驻地前后埋伏兵力,将60人左右的靖卫团包围。消灭门岗后,游击队向驻地射击,一阵猛打,打死团总1名、团丁10名,俘虏10余人,缴获步枪10余支和子弹一批,其余团丁趁乱逃跑。战斗结束后,游击队回到半山。2月下旬,赣北红军游击大队第一中队在岷山稍作休整后,戴子贻率中队58人从岷山出发,攻打瑞昌沈家铺靖卫团。这个靖卫团有60余人,枪支武器较好,驻地地形复杂。戴子贻决定采取诱敌战术,进行伏击。敌人中计,向游击队猛扑,落入游击队埋伏中。游击队打死团丁6人,打伤多人,缴步枪10支。获胜后,戴子贻挑选队员30人组成两个分队,急行军突击横路靖卫团,打死团丁8名,缴长枪5支、短枪1支。战斗结束后,戴子贻率第一中队进入德安,在倪村休整。3月,邬敦泽率两个分队30余人,攻打20余人的磨溪头靖卫团。一日下半夜,邬敦泽命令部分游击队员在外设伏,自己带领队员打死岗哨,冲入屋内,一阵射击,刀砍枪挑,打死团丁8名,缴长枪7支。战后,邬敦泽率部队驻扎广家壁杨村,曾先朋也率领游击队进驻杨村,他们共同投入新的战斗。4月间,邬敦泽、曾先朋率领赣北红军游击队130余人移驻倪村。得知武宁箬溪熊村族长(熊村的土豪)拥有数百人武装,经常欺压百姓,邬敦泽、决定攻打箬溪熊村土豪。赣北红军游击队晚上从倪村出发,进攻武宁箬溪。敌人听到风声,作了警戒。游击队到达箬溪,得知土豪人数虽多,单多系本村农民,只有少数是靖卫团的,同时还了解到他们的防御部署。游击队将靖卫团作为主攻对象,对被要挟的农民只作震慑性打击。战斗开始,游击队先进行猛烈射击,被要挟的农民纷纷逃跑。靖卫团顽固反抗,大部分被歼,共打死、打伤30余人,缴枪30余支。游击队员冲进熊家,熊某被逃脱,捉到熊某儿子。第二天,游击队驻在熊村,派人通知熊某交银元6000元罚款,才可领回其子。当天晚上,熊某派人交银洋4000元,第三天又派人来交银洋2000元,赎回儿子。游击队撤回德安,驻扎在田家河石鼓殿河洲蔡村。这次行动打击了土豪的威风,夺得了枪支,筹集了经费,经费供部队开支和上缴党组织。休整几个月后,邬敦泽率部分队员经陈上到瑞昌境内,驻扎在黎东源。后邬敦泽率部分队员从黎东源出发,攻打横港靖卫团,打死、打伤团丁10名,缴枪5支,战斗结束后,率部进入杨石港。4月初,国民党军有一批军用物资由九江运往南昌。赣北红军游击大队得到交通站的情报,欧阳学端带领二个中队,从岷山出发,夜袭黄老门车站,袭击国民党驻军,破坏了一段铁路,使国民党军用物资不能按时启运,牵制了国民党的军事行动,策应了井冈山红军的斗争。第二天,他们用伏击方式打败国民党第七师王均部的追击。德安的革命形势通过战斗得获很大的好转,苏区面积逐渐扩大并得到巩固,彭山成为德安革命活动中心。群众革命情绪高,党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基础。4月5日,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报告中说:“......以江西论,赣北之德安、修水、铜鼓,尚有相当基础......”前委的报告准确地评价了德安的革命形势。

二、地方党组织的恢复与整顿

1929年3月,国民党鲁涤平部由湘调赣,增加其反共兵力部署。3月24日,国民党第三军十一师经德安开往武宁、修水,进犯湘赣边境。国民党王均部的二十旅调驻南浔铁路沿线各车站。这时,沈建华调省委,中共德安县委副书记甘霖沛主持工作。甘霖沛等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恢复和健全被国民党破坏的党组织,加强党对赤卫队的领导,配合赣北红军打击敌人。根据省委《组织工作计划大纲》精神,县委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了中心区域,将工作较好、农民革命情绪高的第三、四两区建中心区域,县委加强对两区的工作指导;建立模范支部,在各区中进行改选;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县委会每半月一次,常委会每周一次,区执委会每半月一次,区委会每周一次,支部干部会每周一次,组长联席会十天一次,并由县、区委分别派人巡视;彭山成为特支,直属县委。县委号召,干部、战士均需节省伙食费,救济苏区灾民,规定干部在群众家中吃饭,每天应交伙食费120文。5月,中共江西省委王巡视员来德安巡视工作,传达省委指示:由甘霖沛任中共德安县委书记,并将县委工作范围扩大,将瑞昌九都源一带的党支部和小组划为德安县委指挥。5月下旬,在省委巡视员的指导下,县委在水口垄曾村召开工作讨论会议,县委成员和各区区委书记共14人参加。会议决定甘霖沛、辛忠荩、吴道明、贾祥贵等六人为县委委员,实行具体分工,集中领导。党的工作日益健全和发展。县委下辖4个区委、18个支部、1个特支(即直属县委的彭山特支),有党员380人。县农民协会下辖3个区农协,10多个乡农协,有会员千余人。赤卫大队有队员200余人,团组织有18个支部,团员170余人。为了加强党的战斗性,严肃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县委决定对各级党的组织进行整顿。整顿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加强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同时严肃党的纪律。对在斗争中不坚定而投机、叛党变节投敌的党员一律清除出党;对一般性错误的党员教育从严,处分酌情;对情节严重、影响坏的党员进行严肃处理。党员洪汉先私吞捐款40元,被开除党籍,派往游击队工作,所侵吞的捐款以每月的伙食费抵扣,直至扣清。辛忠荩与区委负责人打麻将,影响较坏,给予书面警告处分;黎继友未经组织允许,自由行动,也给予书面警告处分。经过整顿,教育了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组织。鉴于人力、物力紧张,宣传部门将《工农报》于6月停刊,为加强宣传,编印《十恨团匪》《农民四季苦》《十告农民》等歌谣在群众中教唱。这些歌谣都富有革命性和教育性,如《工农阶级真可怜》中唱道:“工农同志要记清,大家起来去革命,把仇敌铲除干净!哎哟,哎哟,把仇敌铲除干净!工农当家作主人”。

三、全面打击地方靖卫团

1929年4月,国民党第七师二十旅派往赣北,驻德安的该旅之一部与靖卫团保安队配合,企图用久困穷追战术骚扰和“围剿”苏区。县委在7月27日向省委的报告中说:“德安在整个新军阀混乱战当中,革命客观环境是很恶劣的。靖卫团时常骚扰,农民生活是极不安定的”。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和靖卫团的“围剿”,赣北红军游击队采取穿梭游击方式,打击敌人。游击队探知瑞昌县城只驻有国民党军一个营。4月一天夜晚,赣北红军游击队员80余人在欧阳学端率领下,从岷山出发,攻打瑞昌县城。拂晓时分,游击队到达城郊,打死街口哨兵后,冲进城内,在正街与敌军短兵相接,进行肉拼。游击队勇猛冲杀,敌兵不支,登上街旁两侧商店楼上,居高临下,用机枪扫射。游击队避过敌军火力,绕道至边街还击,经过激烈战斗,打死打伤敌军数10名,缴步枪10支。游击队无法将缴获的枪支带走,便将步枪头卸下,丢在厕所内。双方战斗至傍晚时分,欧阳学端等考虑国民党军兵力有200余人,不宜硬打,决定撤出战斗。他们用机枪向河心扫射,防止敌军追击。游击队分队队长沈传德、夏新久各带一个班迂回,向敌人机枪阵地,把敌军2挺重机枪打哑。敌人失去了机枪阵地,不敢穷追。游击队全部渡河,越过湖洲,进入岷山,向九江方面游击。在这次战斗中,游击队分队长沈传德、夏新久和周庆星阵亡,4名红军战士牺牲。5月1日,赣北红军游击队两个中队80余人在大队长欧阳学端率领下,绕道经瑞昌境进入九江,经过株岭,准备攻击黄老门火车站国民党驻军。这天大雨滂沱,视线不佳,游击队行至叶家老屋时,前面的尖兵没有注意到敌情,与国民党军第七师二十旅驻九江之一部相遇,发生遭遇战。敌军有两个连的兵力优势,武器精良。游击队队员勇猛冲杀,遭到敌人顽强反抗。第一中队政治指导员孙本致和游击队战士多人阵亡,大队长欧阳学端右腿负重伤,战斗失利,游击队撤往九江泉水洞安村。欧阳学端因伤势过重,在安村牺牲。欧阳学端牺牲后,游击队转往岷山进行休整补充,由沈逸民担任赣北红军游击大队大队长,金瑞如任副大队长。赣北红军游击队在岷山稍作休整后,为粉碎靖卫团的骚扰,又投入新的战斗。5月中旬,夏家铺、秦洞靖卫团接连向岷山进犯。赣北红军游击大队之一部在沈逸民指挥下,多次打退来犯之敌。17日,夏家铺靖卫团进攻岷山失败,又西犯孙家畈。游击大队指挥部得到情报,派出夏宏兴等3个分队和岷山赤卫队,经陈山、五台岭赶来,予以痛击,打死靖卫团团总张发然父子二人,打死、打伤团丁10余名。赤卫队牺牲4人,损失土枪4支。战斗结束后,赣北红军游击队、赤卫队绕道瑞昌境九都源进入岷山。各地靖卫团虽屡遭打击,仍时常进犯苏区。6月24日,国民党德安县政府保安队和县靖卫团总郭铁仙调集秦洞、乌石门、黄㛚铺、太平堡等地靖卫团,胁迫太平堡的农民参加,共数百人,分成三路进犯苏区山湾堡。每到一村,衣被、粮食等一切财物被抢劫一空,还抢去耕牛20多头。刘修竹和刘鉴清、陈兴秋的秦洞靖卫团最为猖獗。该靖卫团从1928年1月成立后,刘修竹等分别担任正、副团总,有长枪30余支、短枪1支,不曾遭到重大打击,自称为“铁团”。4月间,他们配合国民党第七师二十旅之一部,阻击赣北红军游击队攻打黄老门车站,还多次配合国民党军进犯岷山。为打击秦洞靖卫团,游击大队决定,先以主力首先攻打黄老门车站国民党驻军,后以部分兵力彻底消灭秦洞靖卫团。6月,赣北红军游击队和秦洞赤卫队、湖口游击队共300余人由沈逸民、邬敦泽、曾先朋率领,从德安河里余村出发,攻打黄老门。这时,驻黄老门国民党军是第七师二十旅的一个营加上靖卫团,共约400余人。国民党军驻地与靖卫团驻地相隔一道河,有段距离。游击队员趁夜进入黄老门,摸进营房,短兵相接,勇猛拼杀,打死打伤敌军40余名,缴长枪20余支、短枪1支和一些子弹。国民党军不敢黑夜出来追击,靖卫团也不敢增援,游击队取得全胜。战斗结束后,邬敦泽、曾先朋率领湖口游击队和赣北红军游击队游击去星子,沈逸民率领赣北红军游击队的一部及秦洞赤卫队回到德安。不久,邬敦泽、曾先朋率领游击队从星子回德安岷山。不久,邬敦泽、曾先朋率领队员130余人从德安游击到瑞昌,在中共瑞昌组织配合下攻打乌石门街靖卫团。这天黑夜,游击队摸进乌石门街后,除掉哨兵,冲进靖卫团驻地,连打数十枪,部分团丁带枪逃脱,其余全被俘虏,缴获长枪七支及生活用品一批。获胜后,游击队经小源转入德安杨家坳休整。7月9日夜晚,沈逸民率游击队两个分队从岷山游击至清塘铺,得到情报,秦洞的“清乡”委员、靖卫团总等地主劣绅共约10余人在秦洞桑村靖卫团团部开会。沈逸民立即率领部队返回德安秦洞,接近桑村时,指挥一部分队员占领桑村后山,控制全村,另一部分队员在村前未收割稻谷的稻田中埋伏。拂晓时游击队员开始攻村,刘修竹听到枪声,拿起手枪朝门口稻田逃跑,被埋伏在稻田的游击队员击毙在田埂上。战斗中打死靖卫团事务长孙清兰和团丁多人,缴步枪6支、短枪1支,秦洞靖卫团基本上被消灭。在此之后,赣北红军游击大队第一中队在范泽华率领下,从彭山出发,配合上西乡的赤卫队共约200余人,夜晚攻打杨坊靖卫团。游击队先行队员一到杨坊街,打死靖卫团的门岗,随后队员冲进靖卫团团部,开枪射击,打死靖卫团班长邓必润和团丁5名,其余团丁逃脱。游击队迅速解决战斗,缴长枪8支,捣毁靖卫团部。天还未亮,队伍又向东连夜攻打太平堡靖卫团。消灭该靖卫团已经天亮,赤卫队各回原地,范泽华率部回师彭山。与此同时,秦洞靖卫团残部在刘鉴清等率领下,伙同黄㛚铺、夏家铺及黄老门的靖卫团,威胁部分农民,并到岷山下和九江甘西抢劫、骚扰。赣北红军游击大队沈逸民等得知情报后,率部埋伏在万家垄和黄家畈一带进行阻击,靖卫团受到袭击后向马回岭方向逃窜。8月底,赣北红军游击队130余人在邬敦泽、曾先朋率领下,从德安樟树洪家垄出发,行至夏家,在该村休息。夏家铺的国民党军闻讯后,赶来“追剿”。邬敦泽指挥部队边阻击边退却,边在山岔设下埋伏。国民党军追至埋伏圈,游击队猛烈射击,打死国民党追兵9名。国民党军立即撤退。邬敦泽命令部队反攻,打死打伤国民党军30余人,缴枪25支。国民党军狼狈溃退后,游击队进入了彭山。赣北红军游击队因屡次作战,子弹极为缺乏,除从九江由党组织设法筹集偷运补给外,靠游击队攻打靖卫团来补充弹药。1929秋末,游击队从彭山出发进入星子境内,在与星子党组织取得联系之后,游击队分成两路:一路由邬敦泽和李俊(中队指导员)率领攻打胡竹林靖卫团。游击队攻打胡竹林靖卫团,打死团总1人,缴短枪1支,胡某和其他团丁逃脱。另一路由金瑞如、宋昌杰和胡明虎(星子游击队长)率领部分游击队、赤卫队共100余人攻打星子县潘德员土豪家。游击队和赤卫队攻进潘家土堡后,活捉潘某,缴长枪6支、短枪2支、子弹30箱,另缴获黄金首饰1斤多、绸缎衣料等物4箩筐。游击队和赤卫队要罚潘某2000元银洋,潘某只交出1400元银洋。两路游击队获胜后仍回师岷山。这一时期,由于遭受赣北红军游击队一系列沉重打击,德安境内的地方反动武装,除在县城驻有警备队,农村只剩下塘山曾松林靖卫团较强。有的靖卫团受沉重打击后被消灭,有的靖卫团由团总聂锡光、刘鉴清、张隆期、戴梅林、丁铺臣等人带残部逃进了县城,有的则带着残部东躲西藏。在县城的靖卫团总郭铁仙、胡兰锦、燕北平等人领着他们的家眷逃往九江和南昌。

四、游击队武装扩编

经过这一时期的战斗,赣北红军游击队发展到400余人,有长枪、短枪300余支。大队设指挥部,建制为三个中队。中队下设分队,分队下为班,每班有15~16人。大队设正、副大队长和正、副党代表,指挥部由大队长、党代表主持。中队设中队长一人,指导员一人。分队和班各设分队长、班长各一人。游击队常游击于九江、德安、瑞昌、星子之间,常驻地是岷山、彭山、陈山、瑞昌九都源,九江张家山、凌家山等地。为加强军事工作,中共德安县委根据省委1929年4月25日《赤字通告第18号--关于军事工作》的要求,在赣北红军游击队的帮助下,加强赤卫队的工作。将德安县赤卫队扩编,分设第一、第二两个赤卫队,每个队有赤卫队员200人、枪支100余支。赤卫队队长由赣北红军游击队派出人员担任。县赤卫队成立后,各区、乡也相继成立赤卫中队。1929年秋,县委委员杨开全带领工作人员在德安、瑞昌交界地开展工作,不久,在杨树港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

第四节

应对国民党军事报复

一、山湾曾村召开应敌策略会议

1929年8月中旬,赣北红军游击队在星子庐山垄师村,召开九江、德安、瑞昌、星子各县党组织负责人和红军领导人会议。中共德安县委书记甘霖沛出席。会议决定,攻打星子县城,各县派武装参加作战。由何奎光率领的德安赤卫队与星子游击队及赤卫队在星子隘口周家畈会合,编成一个攻城大队五个分队,分三路进攻星子县城。8月19日,红军攻打星子县城,胜利攻进县城后,将被捕的革命干部和群众全部营救出狱。任务完成后,赤卫队随即返回德安。8月20日,为了系统地总结前段革命斗争和正确分析形势,县委在山湾曾村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区书记、秘书、农协会和赤卫大队负责人共19人。甘霖沛主持会议,历时一整天。会议对全国、全省和德安的政治形势进行分析。会议认为:一是新军阀混战局面正在加速形成,北方有阎锡山等军阀的勾结,南方有张发奎、唐生智的出山和改组派桂系残余的活动,以及这些军阀幕后的操纵者各帝国主义者之间冲突剧烈,这些情况证明,军阀大混战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战争将会扩大;二是主政江西的朱培德从表面上看是蒋介石的派系,暗中却与汪精卫勾结。但他们对付共产党都是一致的。江西的国民党兵力虽少,但仍在加紧其“剿共”过程;三是德安的地主豪绅阶级垄断了大部分土地,经济地位占着优势,但地主豪绅垄断的土地也不平衡。千亩以上的大地主很少,多数是百亩以下的小地主,垄断有数百亩土地的中等地主也不多。商业方面最大的资本是布商、盐商、其资本也不过数千元(银元),大多数是小商人,因受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影响,商业不振,尤其是小商人的经济地位迅速下滑;四是德安的反动势力和改组派都出现在城内。烧香会的力量很小,尚未形成阶级力量。全县反动武装靖卫团共有枪支七十余支,但兵力分散,最大的靖卫团约拥有50条枪;五是地主豪绅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白区对农民的剥削也就越来越重,赋税之外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如田亩捐、门牌捐、人口税、柴炭税是经常的税捐。还有靖卫团下乡收税,以及无名剥削和抄抢,还有以“通共”、“共党”之名对农民进行要挟、敲诈钱财。农民苦不堪言,所以农民的革命性日益坚强,对苏区是向往的;六是德安的革命势力占着优势地位,就南浔铁路而言,是比较重要的区域。会议决定:一是严密各级组织,加强赤卫队军事训练(为迅速肃清靖卫团);组织宣传教育委员会,加强宣传工作,训练干部;整顿农民协会组织,整顿农运,加强妇女工作;进行策反,组织兵变;调整党、团关系,各级会议互相派人参加,互通情况,党、团支部联合的应分开。根据党内规定,23岁以内划归团,23岁以外的同志完全归党支部;二是重新更改组织隶属关系,将青龙、秦山两堡划归第一区,原二、三区合并为第二区,吴山、中正、义勇三堡为第三区,各区委员负责交通;三是注意党组织成员成分,注意吸收工人、雇农入党,清除机会主义动摇分子;四是对经济工作也作出了规定:实行“四六”减租,规定谷价每担三吊八百文,经济委员会由辛忠荩、杨开全、项国华、程锦堂等六人组成,定期公布账目。曾村县委扩大会议后,中央巡视员中生、省委书记张世熙来赣北巡视工作。8月28日,张世熙等组织各县区党委和红军游击队负责人,在九江召开联席会议。甘霖沛参加会议并汇报了德安情况,会议中心研究军事工作。

二、游击队取得反军事报复的胜利

赣北红军游击队军事上的胜利,引起国民党江西“剿总”鲁涤平的恐慌。鲁涤平调湘系军阀张辉瓒取代王均,任南昌卫戍司令,张辉瓒派五十二旅、五十四旅进入赣北,工兵营仍驻德安县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严令德安县政府着力“清剿”,任命程树堂等一批豪绅分别为德安县一、二、三、四区的国民党区长,以加强其反共力量。1929年9月4日,国民党第十八师五十二旅戴岳部一〇三团和五十四旅朱耀华部的一个营约2000人左右,分四路向苏区岷山“搜剿”:一个营经樟树塘到查道;两个连到沙河、洪家山;三个连兵力进犯岷山半山、黄土坳;五十四旅一营进九江马回岭,黄老门车站;一个连进占星子观音桥。他们来势凶猛,企图一举消灭赣北红军游击队。9月6日,赣北红军游击队沈逸民、邬敦泽、曾先朋、金瑞如等人根据敌情进行了作战部署。沈逸民、曾先朋率领部分游击队迎击沙河、洪家山方向之敌。邬敦泽、金瑞如率领部分队员阻击自黄土坳来犯之敌。邬敦泽利用屏峰坳一带险要山势,垄垄岔岔设下伏兵,国民党军200余人从金家塘向屏峰坳进犯。当敌兵走到屏峰坳时,见村道路旁满树梨子成熟,便在树下边摘边吃,毫无戒备。游击队长见状,一声令下,向敌人猛烈射击。国民党军遭到突袭,慌忙应战,被打死、打伤80余人。战斗数小时后,敌人急速溃退。这次战斗缴获步枪20余支,游击队无一伤亡。阻击战结束后,游击队进入九江戴家山山区休整。数日后,邬敦泽等人率领红军游击队130余人转入岷山。9月中旬,国民党和靖卫团共500余人到庙前王村骚扰,企图袭击红军游击队。邬敦泽、金瑞如分别率领游击队埋伏在庙前王村附近山垄里,以少量的队员正面迎击国民党,以诱敌深入。当国民党和靖卫团进入埋伏圈时,红军游击队将其拦腰斩断,猛烈射击,打死、打伤30余人,缴步枪20支和子弹一批。战斗结束后,游击队驻军缪家段。从此,国民党军各部只是在铁路沿线骚扰,不敢进山。此后,邬敦泽率领部队至彭山,袭击了陶山垄和夏家铺的靖卫团。9月中旬,赤卫队长熊德爱率领20余人在河里余村一带游击,遇国民党巡路队,发生战斗,打死巡路员数名。9月底,秦洞赤卫队10人在刘家华带领下,袭击马回岭西铁路边的国民党巡路队,伤敌军数名。9月20日,县委农民部长何奎光在南浔铁路沿线马回岭、德安清塘和万家垄一带检查工作,了解减租减息、抗粮、抗税执行情况。黄㛚铺靖卫团总戴梅林得知后,带团丁跟踪追捕。追至清塘畈时,何奎光无法脱身,隐蔽于一大藕塘中。靖卫团丁追至,回望无人,便在清塘畈搜查,发现何奎光藏在藕塘。戴梅林指使团丁赵鹤利开枪射击,将何奎光杀害于藕塘中。敌人强迫民夫将其遗体抬到县城,向国民党德安县政府报功,还将何奎光头颅割下,悬挂在县城北门。为打击国民党的气焰,赣北红军游击队侦悉,马回岭只驻扎国民党军一个连,决定进行袭击。一天黑夜,游击队80余人在靠近马回岭后,分成两路进攻:一路绕至马回岭从南边进攻;另一路从北面攻击。游击队在途中,遇到敌军20人左右的流动哨,便迂回埋伏。国民党军的流动哨进入埋伏圈,金瑞如命令队员开枪射击,打死敌军8人,伤2人,缴枪10支。国民党军赶来增援,游击队立即改变作战计划,边打边撤,回师岷山。国民党马回岭驻军后不久,撤往黄老门。靠近铁路的区、乡赤卫队、少先队也常于黑夜潜至铁路沿线伏击国民党军,夺取枪支、子弹。10月,赣北红军游击队中队长范泽华率领一个中队,配合西乡农协赤卫队,从天兴寺出发,经瑞昌红岭,绕过乌石街,攻打瑞昌小源靖卫团。该靖卫团因得到消息,有所准备,进行顽抗。游击队勇猛冲杀,打死、打伤团丁数名,缴长枪3支,长龙和土铳等数支。战斗中,游击队员廖祥林牺牲。10月30日,赣北红军游击队和赤卫队共约300余人在邬敦泽、蒋友梅的带领下,攻打瑞昌县城。部队黑夜行军,自岷山出发,进入瑞昌境内,在瑞昌赤卫队配合下,攻进县城,解决了警备队后,打开牢房,救出被捕人员50多人,并缴获国民党瑞昌县党部大印一枚,还将没收的布匹分给贫苦百姓。同日,红军游击队撤回岷山。国民党实行军事“清剿”,没有达到目的,便“扶助地方,兼剿抚行”,再次实行清查户口、五户连结。国民党第十八师五十二旅戴岳令其部第五营营长王俊武,在岷山、秦洞、黄㛚铺、夏家铺一带清查户口、门牌登记,将每户人口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等项登记在门牌中,挂在门前。半夜时分,靖卫团上门突击检查,如发现与门牌登记不符,则扣上通共罪名。在疯狂“围剿”、“清乡”中,许多革命干部、共产党员、革命群众不幸惨遭杀害。夏家铺靖卫团总扶义林带领团丁,每天夜晚到村庄房前屋后探听,强迫小村并入大村,迫使老百姓放哨,监视革命行动。国民党军在赣北的“围剿”、“清乡”并没有吓倒革命群众。赣北红军游击队仍活动在九江、德安、星子、永修各县之间,并抓住战机打击靖卫团。中共德安县委根据山湾会议部署,实行党员军事化,号召农村党员参加赤卫队和游击队,继续执行“五抗”斗争。11月初,赣北红军游击队第一中队200余人,在邬敦泽、戴子贻带领下,驻在郑家垄桂村。夏家铺团总扶义林带领靖卫团和国民党军一个连的护路队约200人,自山湾向大屋贾村窜扰,企图“围攻”红军。游击队得知消息后,将游击队布防在贾村背后沙子山头,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迎击敌军。战斗数小时,游击队打死团总扶义林,打死团丁和护路队20多人,俘虏敌人10余人,缴步枪10余支。游击队员程先华、周建新负重伤牺牲。靖卫团余部逃回夏家铺,第二天,团总聂锡光又带领反动武装200余人进行反扑报复。游击队在竹蓬两边山头进行迎击,打死、打伤敌军数十人,缴长、短枪20余支,子弹一批,并追击敌人至山湾上程。聂锡光带领残部逃跑,在沿途各个村庄放火,村庄房屋全部焚烧,大屋贾村被烧得更为惨重。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武装屡遭失败,便潜入苏区偷袭和骚扰。11月上旬,靖卫团在万知柏指挥下,向丰林等地骚扰,被红军游击队击退。17日夜,国民党十八师工兵营营长余子遵带领一个连,由马回岭窜至秦洞。18日清晨在靖卫团的配合下,从梁家山偷袭彭山,行动非常诡秘,群众没有察觉。县委书记甘霖沛带警卫员,在彭山张十八村西头路口遭遇敌人,双方相距不过200尺。甘霖沛见情况危急,命令二名警卫员向村东头突围,自己进入村内向后山奔跑,上山不远,被秦洞靖卫团丁认出,国民党军向甘霖沛瞄准射击,同时迂回包围张村后山,围兵越来越近。甘霖沛手持短枪,向追兵对射,最终弹尽力竭,中弹牺牲,牺牲时年仅25岁。甘霖沛牺牲后,中共江西省委巡视员冯任经九江来德安视察,指定辛忠荩代理县委书记主持工作,并报省委。接着,九江中心县委李子英也来德安巡视并指导工作。辛忠荩上任后,首先对干部思想进行整顿,克服麻痹思想,稳定情绪,鼓舞斗志。县委根据省委关于年关斗争的部署,通知各区发动群众配合赤卫队,开展年关斗争,痛击敌人对苏区的骚扰和偷袭。赣北红军游击队不断取得胜利。赣北“剿共”国民党第十八师五十二旅旅长戴岳,在10月25日向上级报告的电文中写道:“查赣北共匪,以九江、德安、瑞昌交界之大小岷山及星子毗连之庐山垄为据地……,人数千,好坏枪数百杆,杂以刀矛之属,活动于九、德、瑞、星、永、武各县之间,纵横数百里……”国民党军的穷途哀叹,正宣告他们军事“围剿”的失败。赣北红军游击队灵活运用“敌来我走、敌走我追”的游击战术,在苏区民众支持下,一同前赴后继,战胜了国民党军的“清剿”, 国民党军和靖卫团不再大规模进犯,苏区得到了巩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