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暴动
第一节
赴南昌起义部队在德安的阻击战
经过教育,被俘的士兵和部分下级军官也参加起义部队。下午,聂荣臻、周士第带领参加起义的第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七十四团一部乘火车开往南昌,七十三团当晚在德安县城宿营。中共德安县委成员杨超、何奎光、袁亚梅、扶国权等人,在县城组织人员为起义部队做好膳宿安排工作。次日,待起义部队全部离开,杨超等人才离开县城回到木环垄。
第二节
铁石山武装暴动
一、组建农军武装
为反抗反动势力的屠杀,1927年8月5日,何奎光、郭家彬、扶国权、杨丕显、甘霖沛等在木环垄孙家榨背后的山垄里,召集九里、永丰两个支部的党员举行秘密会议。到会的有陈太康、杨济川、汪宗周、陈太福、周建太、杨裕远等20余人。会议决定将农民自卫军集中起来,发动和武装农民进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由杨济川进行组建工作。6日晚,杨丕显率农民自卫军汪宗周等六人携带快枪三支在木环垄巡查。群众告知,有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出现在七里铺街口,经询问,他口称自己是粮差,却又探头探脑打听共产党的消息。杨丕显对此人十分怀疑,便追至七里铺对这人进行盘问。原来此人是国民党德安县政府派出的暗探,叫谢贤义。证据确凿,农民自卫军立即将这个暗探逮捕,揪到山上处决。这时,县城虽是国民党军控制,但农村仍是革命力量掌控的范围。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杨超等人秘密活动于永丰桥、何家畈、夏家铺至彭山一带。
8月10日,中共德安县委在夏家铺召开数千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会上,杨超发表演讲,痛斥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及德安的反动势力严泽清等背叛革命、投靠帝国主义、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罪行,教育民众加强团结、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杨超的演讲义愤激昂,前后几次达数日之久,到会群众听后极为激动。这是大革命失败后,在反共气焰甚为嚣张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大会,起到了稳定民心、鼓舞斗志、震慑敌人的重大作用。
8月下旬,永丰桥支部书记杨济川根据县委决定,以九里、永丰两支部的全体党员为骨干,吸收贫苦农民中的坚定分子参加,组成一支汪宗周、舒运龙等30余人参加的农民武装。成立大会在永丰桥铁石山桃园举行,杨超作重要讲话,号召大家团结民众、保卫工农、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这支农民革命武装命名为德安农军,指定杨济川为负责人。德安农军归县农协指挥,有长枪7支、土铳10余支,其余多为大刀、梭镖等武器。农军成立后,在永丰、木环垄等地一带活动,打退县警备队的两次骚扰。
二、铁石山暴动攻打县城
1927年8月15日,中共江西省委得到中央八七会议文件。9月,省委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作出秋暴计划,为加强对暴动工作的领导,派人来德安指导工作。杨超、何奎光等人收到省委秋暴计划后,秘密通知扶国权、甘霖沛、郭家彬、程锦堂等人到铁石山附近的永丰桥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贯彻秋暴计划。研究决定:一是组织农军、农民攻打县城;二是应该对双方战斗力作出评估;三是由何奎光化装进县城侦察敌情。次日,何奎光乔装绅士模样来到县城大西门,巧妙地应付守城警备队的盘问,只身进入县城,探听到县城只有少数警备队,反动武装力量薄弱。随后,他立即出城,转往永丰,同杨超、郭家彬、甘霖沛、杨济川等人商议,集中中正、西源、彭山、山湾、永丰、黄㛚、丰林及东乡各农民协会的农民到铁石山集中,攻打县城,对进军路线进行具体部署,派出交通员分头通知。9月中旬一天的早上,农军30余人先行到达集中地乌石门。不久,各地农民头戴黄荆槎(暴动部队规定的标记),扛着梭镖,握着大刀或土铳,有的以锄头、楤槁为武器,陆续到齐。暴动的农民大军分三路进攻:一路由北门进攻,一路由大西门进攻,另一路进攻火车站。何奎光作简短的动员和部署后,农军即刻出发。农军走在前头,群众跟在后面,共约四千余人,浩浩荡荡直奔县城。上午10时左右到城郊,兵分三路进攻。第一路进攻大西门,农军一靠近县城大西门,便对守城的警备队开枪射击。稍一接触,警备队便向城里溃退,还一边大声喊道:“共产党来了!”第二路进攻北门,也将北门攻破。第三路农军直奔德安火车站并迅速控制,防止敌人坐车逃跑求援。暴动农军和农民入城后,涌向通津街,将在街上反抗的10余名警备队员俘虏缴械。农军和农民将县政府前后围得水泄不通,高喊“打倒蒋介石”“打倒严泽清”“反对县政府捕杀农民”“反对政府解散农民协会”等口号。警备队数十人,龟缩在县政府里,护着国民党反动派德安县长严泽清和土豪劣绅,等待救兵。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闻讯后,派一个连的兵赶来镇压。100多名士兵的国民党军队一到德安火车站,便被暴动的农民大军层层包围攻打,狼狈败退。一连官兵被驱走后,九江金汉鼎又从九江派来重兵。这时暴动农军疲惫,为保存实力,免遭损失,农军和农民全部撤出县城,转往东乡西乡一带,整休待命。第二天,农军和部分农民又在县城东北铁路两侧和后田一带集结,准备再次攻打县城。当暴动农民大军从后田垄向县城进攻时,便被驻守在北门的国民党军发现,遭到阻击,队伍不能前进。第三天,农军派人进城侦查,发现国民党军队并未撤离。这样相持三天,不得战机,农军撤回铁石山一带。
三、农军铁石山拒敌
农民暴动进城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地方反动势力随即进行报复性镇压。9月16日,土豪劣绅聂锡光、董立恒带领反动民团和被胁迫的群众近400人,携带土铳、长龙、梭标、大刀等武器袭击永丰桥铁石山,妄图消灭农军。德安农军何奎光、杨济川、汪宗周等得知消息后,将农军分布在山口险要地布防,严阵以待。为节约子弹,农军等敌人冲到半山腰,推动山上的大石头往下滚,躲避不及的敌人即被石头砸伤,没砸着的也被农民击退或打死。一天时间里,农军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董立恒、聂锡光无奈,只得守在山下路口,向山上叫骂。何奎光、杨济川等看到敌人斗志已衰退,转守为攻,一声令下,冲下山,聂锡光、董立恒等率先逃命。反动民团更无斗志,与被胁迫的群众一起,丢下梭镖、长矛、土铳等武器,四散逃跑。农军取得全胜,粉碎了土豪地主的武装进攻。农军的胜利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国民党德安县长严泽清和土豪地主郭守贞、袁子辉、燕北平等联名向南昌朱培德、九江金汉鼎求救。
下旬,九江浔湖司令金汉鼎派兵一营,配合德安警备队,大举进攻铁石山农军,扼守铁石山及其相连山丘的全部重要路径。何奎光、杨济川等得知消息后,认为敌人兵力强大、武器好,不能硬拼,更不能久守该山。当晚,乘敌防守松懈之机,分两路突出了包围:一路经新田畈进入德安上西乡山区石门陈村,另一路进入中正堡山湾土头垄。国民党军围困一夜空山,不见农军踪影,撤回县城。德安农军到上西乡等地后,与杨坊支部杨传柏和黄继美的武装合在一起继续进行斗争。
国民党军队进攻铁石山,没有占到便宜,仍不甘心。在严泽清的策划下,9月21日,郭铁仙、周卓带领国民党军窜上彭山进行“清剿”,企图捉拿甘霖沛等人。他们进入彭山后,捣毁农民协会,抢劫民财,捉鸡杀猪,焚烧房屋,在山上疯狂地大肆搜捕,折腾两天两夜才下山。铁石山农民武装暴动攻打县城,击退国民党正规军,使得国民党江西省朱培德极为震怒。10月下旬,朱培德以三个团兵力进驻德安实行“清剿”,同时,严令德安县长严泽清搜捕共产党员和德安农军。国民党军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农民协会干部,还以清查共产党之名大肆敲诈勒索老百姓钱财。德安农民暴动,攻打县城,是在中共德安县委领导下的一次暴动,是在江西省落实省委《秋收暴动煽动大纲》最早的一次暴动。它对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地方反动势力造成很大的震动,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和振奋了人民群众。
第三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德安组织遭破坏
一、德安的白色恐怖
起义部队离开德安后,反动势力疯狂反扑,屠杀革命力量。1927年8月3日,逃到外地的地主豪绅胡兰锦、燕北平等人随张发奎的部队进驻德安县城。次日,张发奎部在县城南乡一带搜捕起义部队流散人员,并帮助建立地方反动武装。邑南的地主豪绅弄到快枪(步枪)12支,成立反动武装。这支反动武装随同国民党部队分别在木环垄、后田、邑南、乌石门、长垄、万家垄等地进行搜捕,疯狂向革命干部和群众反扑,屠杀共产党员和农民协会干部。德安城乡阴云密布,白色恐怖笼罩整个德安。披着左派外衣的德安县长严泽清,露出反共真面目,倒向国民党右派,将被监禁的恶霸劣绅地主邱正楷、王锡筹、聂锡光、张肇恒、刘修竹等60余多个反共分子全部释放。他们出狱后,有的参与建立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县政权,有的组织反动民团,扩大反动武装。王锡筹、李子美回西乡后,纠集上西乡的地痞流氓组成反动武装,攻打杨坊太平区、乡农民协会和区党部。国民党江西省议员袁子辉从南昌回到德安,与燕北平联合发表《反共宣言》,代表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发布《通缉令》,悬赏抓捕共产党人杨超,悬赏银洋高达1000元。不久,这批土豪劣绅在木环垄马家堰地主刘汉成家举行反共会议,策划捉拿杨超、袁亚梅、何奎光、扶国权、杨丕显等人。地主豪绅反共会议上的策划和行动都被在该村理发的工人、共产党员兰某所察觉。他发现劣绅燕北平等人鬼鬼祟祟出入于刘汉成家,便暗暗留心探听。将情况探明后,立即离开马家堰村,通过党内有关人员,向中共德安县委报告。县委及时提醒有关人员提高警惕,使得敌人抓捕计划落空。在这紧要关头,县委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袁亚梅秘密前往南昌寻找党组织,得知起义部队已经离开南昌。经过多方反复打听,才与省委联系上,报告德安的情况。为了保护党内干部,省委将袁亚梅派往武宁工作,余松亭也离开德安回到原籍奉新。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逮捕屠杀共产党人。8月6日,浔湖司令金汉鼎指派大批军警,在九江逮捕共产党员彭江、熊好生等70余人;7日,金汉鼎派一个团的兵力驻扎德安,镇压革命人民和干部,逮捕共产党员。土豪劣绅郭铁仙、燕北平、胡兰锦等人紧密配合,提供情报,出谋划策,派出爪牙王道芳等人为国民党军队带路。国民党反动派军警派出兵五路,分别到木环垄、永丰桥、黄㛚铺、夏家铺、何家畈等地逮捕共产党员和农民协会干部。杨丕显与农民自卫军等10多人在永丰桥一带遭遇反动军警,杨丕显等立即反击,因子弹有限,且众寡悬殊,战斗失败。农民自卫军撤到永丰桥,分散隐蔽到铁石山等近处丛山中。杨丕显因进村转移物件,来不及上山,隐蔽到永丰桥小河的河岸下,被敌人搜出逮捕,带往县城。这一时期,德安被逮捕的共产党员、农民协会干部和革命群众共有60余人。敌人将被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群众残酷杀害。8月9日,浔湖司令金汉鼎派部将九江总工会委员长彭江和南浔铁路特支书记、工会委员长熊好生等26位共产党人杀害。熊好生惨遭杀害后,南浔铁路九江站工人将烈士遗体护送回德安。县城各界群众举行隆重的追悼会,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和对敌人的愤慨。两校学生唱着挽歌,护送灵柩,将烈士遗体安葬在义峰山南侧。11日,德安的反动派又将被捕的中共德安县委委员杨丕显、共产党员金文涛、陈正田三人,绑至县城北门外残忍杀害。
二、共产党人杨超英勇牺牲
1927年9月中旬,县委委员杨超目疾日益严重,以至一时双目失明,只得暂时隐居在永丰黄绍儒家中。此时杨超等人被悬重金缉拿,反动警备队驻木环垄、乌石门、黄㛚铺、夏家铺等地设岗哨搜捕。10月下旬,杨超目疾渐愈。为躲避搜捕,他与扶国权、杨挺等三人暂离德安,经陈山脚下进入瑞昌境内,转道至武汉寻找党中央。甘霖沛也离开德安境内,何奎光则转往赣南。中共德安县委的工作停顿。12月下旬,杨超遵照党的指示,从汉口返回江西,同行的有扶国权、杨挺。22日,杨超等人抵达九江,与去九江接应的甘霖沛、宋昌杰见了面。杨超准备先去南昌江西省委,再回德安开展工作。第二天,当他们先后走到九江招商码头时,被国民党发现。走在后面的宋昌杰看见前面行人骚动,知道情况有变,立即转往岔巷,摆脱敌人。杨超、扶国权不幸被捕。杨超、扶国权被捕后被押至德安。国民党德安县长和军警头目对杨超、扶国权进行严刑审讯,遭到杨超和扶国权的义正辞严驳斥。因杨超是国民党江西省政府通缉人员,第二天,杨超、扶国权被押解到南昌卫戍司令部军法处。12月27日,国民党南昌卫戍司令部将杨超杀害于南昌下沙窝,时年24岁。临刑前,杨超高声朗诵:“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当报楚王仇!”这首就义诗充分体现了杨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同时被杀害的还有袁玉冰、王环心、谢率真。扶国权被判无期徒刑,后被张辉瓒用电刑触死于南昌监狱。杨超的牺牲是革命的一大损失。国民党南昌卫戍司令部在杀害杨超的同时,再次严饬德安国民党县政府和军警搜查和“清剿”,中共德安县委重遭破坏。在白色恐怖威胁之下,一些党员意志不坚定,部分党员自行脱党,党组织受到很大损失,留在党内的仅剩七八十人。
第四节
党团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一、恢复地方党团组织
杨超牺牲后,1927年12月底,中共赣北特委委派县委青年部长甘霖沛负责党的工作。甘霖沛到职后,先后三次到九江向特委汇报和请示工作,要求加强德安的力量。特委委派工农游击队副党代表沈建华同甘霖沛一起,负责恢复德安党组织的工作,后又从九江调辛忠荩到德安。
向热生由汉口回到德安,开始隐蔽在秦洞台冶孙村外祖母家。1927年6月,向热生接任团九江地委书记。7月下旬,他同胥雪耐去湖口执行任务。九江“七三一”事变后,陈冰夜奔湖口,告知九江突变情况。向热生、陈冰、胥雪耐三人租民船去汉口寻找党中央。向热生等到汉口后,几经周折找到党中央。中央准备派向热生等去苏联学习。团江西省委书记吴季冰向中央请求,仍派向热生回江西工作。得到党中央批准后,向热生和胥雪耐由汉口到武穴,经瑞昌,进岷山。他们行至乌石门,被国民党发现拦住去路。摆脱敌人的纠缠后,二人折回到秦洞台冶孙村。这时,何奎光由赣南返回德安。甘霖沛得知消息后,便与向热生、何奎光取得联系,立即参加德安的工作。因向热生有去南昌工作的任务,便向省报告,经同意继续留在德安工作。
沈建华、甘霖沛、向热生、何奎光、辛忠荩等人,以彭山至岷山一带为中心区域,对有关人员逐村逐户串连访问,召开小型会议。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逐一恢复了这一带的党支部。1928年1月,在岷山成立中共德安区委,辖彭山、葛洪、秦洞、晏家冲、岷山等支部,区委书记甘霖沛,有党员80余人。3月,共青团德安县代表会在彭山云水寺召开,成立团德安临时县委,李元善任团县临委书记,孙本致为副书记。不久,李元善赴九江汇报工作,途中被捕,牺牲于南昌,由吴仕銮继任书记。继党、团组织恢复之后,重点地区的农民协会、妇女解放协会也得到恢复,同时建起赤卫队和少先队的组织。彭山农协率先成立赤卫队、少先队,紧接着秦洞、岷山等地农协也相继建立赤卫队。赤卫队以农民协会为基础,挑选农协会员中勇于斗争的青年贫苦农民组成,赤卫队、少先队均由军事部直接领导。
二、成立中共德安临时县委
1928年3月,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陈潭秋由九江到德安视察。这时,又有陈山垄、贺山垄、蔡山垄、山湾、杨坊等地建立和恢复了党的组织,全县共有16个支部,党员140余人。看到德安工作恢复很快,陈潭秋指示沈建华尽快恢复中共德安县委。3月下旬,在彭山老屋宋村召开临时县委(扩大)成立会议。沈建华、甘霖沛、辛忠荩、向热生、何奎光、黎继友、宋昌庚、程锦堂、孙本致、吴仕銮、李元善等人参加会议。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中共德安临时县委,沈建华、甘霖沛、辛忠荩、向热生、何奎光、黎继友、宋昌庚、程锦堂、杨传柏等九人为县临时委员会委员,沈建华任临时县委书记兼军事部长,甘霖沛任组织部部长,辛忠荩任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何奎光任农运部长兼农协主席。县临委隶属中共赣北特委领导。临时县委决定,除继续加强已恢复和建立的支部工作外,要在干港、西源、田家河、吴山、五台岭、洞霄、黄㛚铺等地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原来遭破坏的农民协会组织均应成立秘密农协,组织农民暴动。因彭山党组织斗争坚决,农民协会组织健全,敢于斗争土豪劣绅,基础好,地点适中,地形优越,临时县委机关就设在彭山大连坑草棚里。德安恢复党组织的工作得到江西省委的肯定。1928年中共江西省委《关于目前政治状况及各地情形给中央的报告》中说:“德安组织在去年年底恢复,今年三月,省委派陈同志去成立临时县委,自陈同志去后,工作有一个极大的发展。因德安过去农运是南浔线中较好的地方......”
三、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发展
县临委成立不久,县临委书记沈建华、县农协主席何奎光和宣传部部长辛忠荩等人分别在晏家冲、山上黄村、大屋徐村、蔡坊垄及西乡等地,继续恢复和发展党组织,成立秘密农协。先后成立林泉畈、蔡坊垄、晏家冲三个支部,由徐昌荣等人分别任支部书记,徐运汉等人分别任林泉畈等地方农协执委。此时,从彭山经秦洞到岷山都是赣北工农游击队的活动范围。不久,县临委机关和县农协移驻晏家冲。4月间,县临委宣传部部长辛忠荩乔装卖书小贩到黄㛚铺,住在段复兴饭店。他白天扮装卖书,晚上串门开会,依靠活跃分子史朝珍等人组织秘密农协,发展党的组织,相继建立黄㛚铺支部、观山垄支部。黄㛚铺一带党组织的建立,使革命势力范围向彭山东南发展。
第五节
正月元宵节暴动
一、工农武装元宵暴动
1927年12月12日,中共江西省委制定暴动计划。暴动计划指出:“南浔路各县,如九江、星子、德安、永修……不断举行游击战争,破坏铁路,断绝交通。”根据省委暴动计划精神,赣北特委也于12月制定《赣北暴动计划》,计划指示:“采取游击形势,尽量的破坏铁路、电线等交通。夺取敌人的武器,并普遍杀土劣地主、贪官污吏……”下旬,中共赣北特委书记吴德峰到岷山,与张源健、沈建华、李凌云等讨论游击队的行动。29日深夜,沈建华、张源健、欧阳学端、辛忠荩、甘霖沛、何奎光、宋昌淦等人,在朱家垄集会商议省委、特委暴动计划行动。会议决定组织赤卫队配合游击队举行暴动,杀土豪劣绅,夺取敌人枪支,确定进攻的目标和路线,为暴动做好充分准备。1928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深夜,赣北工农游击队和赤卫队约100人举行武装暴动。队伍在党代表沈建华、队长张源健的率领下,从朱家垄出发,经桐梓岭至麻姑山,过沙溪畈,越佛祖坳,走仇家坂进抵喻家山。队伍到达喻家山刘村后,在当地赤卫队的配合下,将刘修竹住屋包围。工农队伍打开刘家大门,却不见刘修竹踪影。原来刘听到村中急促的狗叫声,意识到情况有异,马上从屋后的阴沟里逃脱。暴动队伍将刘家历年剥削贫苦农民的钱财全部没收,分给贫苦农民,然后,焚毁他的房屋,离开喻家山,奔往彭山。暴动队伍从梁家山登上彭山后,兵分二路。一路暴动队伍到张十八村,将土豪劣绅张阳序、张青生等七人逮捕,并予处决。另一路到湾里张。湾里张靖卫团总土豪的靖卫团驻在夏家铺,当晚张肇恒只带少数随身人员,听到风声只身越墙逃跑。暴动队没收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贫苦农民。号称彭山王的张肇恒虽然没被消灭,但沉重地打击其气焰,大长了贫苦农民的志气。元宵节后的一个下大雪天,赣北工农游击队游击又到上西乡,在共产党员杨传柏、杨开治带领的杨坊赤卫队的配合下,攻打塘山靖卫团。赣北工农游击队和农协会员进入塘山,赶至太平寺,将正在寺庙里烤火的靖卫团总曾松林和团丁包围。由于曾松林得知游击队进入塘山的消息,靖卫团早有准备,将大门紧闭,死守寺庙,频频向外鸣枪射击。游击队员砸开大门,冲进寺内,俘虏团丁。曾松林听到枪声,即从侧门溜出,躲进一座破砖瓦窑里,侥幸逃脱。这一仗,游击队缴获六支步枪和一批子弹。战后分路下山,赤卫队回到杨坊,赣北工农游击队回驻地稍事休整,又投入新的战斗。11日(农历正月二十日)夜,赣北工农游击队经西泉直奔樟树下,攻打樟树桂村劣绅桂大恒、桂由章。游击队员分别将桂大恒、桂由章从屋内揪出,公布他们的罪状,予以就地处决。29日深夜,在朱家垄召开的军事会议上,甘霖沛、何奎光、宋昌淦详细介绍暴动战斗情况,鼓励和发动各地农协成员和赤卫队员参加战斗。随后,上西乡、西乡和东乡各地秘密农协会在各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相继举行暴动,先后铲除杨日新、邓绍禹、桂大恒、李华明、张赞林等土豪劣绅。
二、元宵暴动的意义
元宵暴动,极大地鼓舞了贫苦农民的斗志,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具有重大意义。(一)它是继1927年9月铁石山农民暴动之后的又一次大的暴动,显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饱受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残酷压迫的中国人民不可抗拒的力量。(二)它既是贯彻省委、赣北特委暴动计划的实践,也是执行省委制定的游击战争的开始,通过游击战争打击地主豪绅和官吏,创建游击根据地。(三)这次暴动的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从元宵之夜攻打喻家山土豪开始,在赣北工农游击队的威慑影响下,东乡、西乡各地农协赤卫队主动打击当地地主豪绅,时间一直延续到这年的3月,先后铲除了反动派4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地主豪绅的势力。这次暴动初步形成了东起岷山、中据彭山、西北抵东佳山的一个狭长山区的农村割据局面,使之与瑞昌的九都源、九江的甘西、仙南的红色区域连成一片。(四)创建不久的工农游击队在这次暴动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积累了游击战争的经验,为此后战胜国民党正规部队奠定了基础。
农民暴动和斗争搅得反动统治者寝食不安。朱培德在江西设立四处“惩共”委员会,其中九江是其中之一,赣北德安地区成为“清剿”的重点地区。然而,革命是压治不了的,革命斗争连绵不断。工农游击队的斗争推动着农民暴动,农民暴动反过来又激发游击队的斗争热情,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工农游击队这支队伍后来发展成为党领导下活跃在湘鄂赣三省、跨长江两岸,驰骋在九、德、瑞、星、永五县的赣北红军,为岷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