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解决乡村道路两旁杂草滋生的问题,塘山乡经过精心筹备,设立了公益性岗位。这些岗位不仅为需要帮助的脱贫户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成为推动乡村环境改善的重要力量。通过合理分工,这些“绿色守护者”们迅速投入清理杂草、道路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公益精神。
塘山乡位置偏远,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由于在乡村民年龄都普遍较大,缺少劳动技能,收入不稳定,“打扫卫生一个月800块钱,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每天忙完农活过来打扫街道,非常好。”塘山乡岭上村村民吴金火笑着说。
塘山乡进一步用好用活公益性岗位,把公益性岗位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同时,制定《塘山乡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细化考评办法,量化考评责任。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公益岗人员在工作中勤勤恳恳、积极负责。村里卫生环境、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村的公益岗保洁员特别负责,打扫得非常整洁。大家对现在的居住环境十分满意。”村民邹林英说。
当前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通过不断精准对接脱贫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发展公益性岗位,帮助安置人员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增收,吸纳更多群体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去,补齐基层治理短板。促使乡村环境持续优化、乡村颜值持续提升、乡风文明持续向好,不断擦亮着乡村人居环境美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