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要不是他们主动通知,我差点就耽误了退休大事。”说起前不久的经历,德安县水泥厂职工张绪建仍感慨不已。他一直以为自己的退休年龄还早,对具体政策不太了解,直到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他才得知自己已符合退休条件。这一及时的提醒和协助,为他成功挽回了近16万元的经济损失。
德安县人社局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国有企业改制职工档案管理历史难题,以“由被动向主动、由传统向数字、由粗放向精准”三大转变为核心抓手,强力推进档案标准化建设,从源头规范管理、提升审核效能、防范欺诈骗保,为社保基金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一、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打造“全链条”暖心服务
打破“职工申请才受理”的传统模式,建立“提前预审、主动服务、全程跟进”工作机制,将退休档案预审时间提前至6个月。通过精准筛选预审名单,主动向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及职工推送提醒信息,变“群众跑腿找服务”为“部门上门送服务”。构建“档案预审、结果公告、联审经办、档案移交、待遇申领”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职工退休办理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介入”。建立“人社+社保+企业/行业主管部门”三方联动机制,办理时限由15天压缩至5天,行政效率提升60%以上,有效解决“临退休才发现问题”的被动局面,用主动担当守护群众切身利益。
二、由传统向数字转变,构建“智能化”高效引擎
摒弃传统手工管理、分散存储的落后模式,以数字化转型破解档案管理难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团队专业整理国有企业改制职工档案11839卷,信息化著录7911卷,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实现档案检索效率提升80%。针对“一人多档”历史遗留问题,开展专业鉴别、合并归档和信息去重,累计合并重复档案550卷,从物理载体和数据层面确保参保人员档案信息的唯一性。推进档案调阅、转递、审核全流程数字化,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职工退休办理无需反复提交材料,实现“家门口办退休”,累计收获群众正面评价工单14条。
三、由粗放向精准转变,筑牢“立体化”基金防线
聚焦国有企业改制职工档案实体、内容、信息、调阅转递和预(联)审服务全流程标准化建设,制定《国有企业改制职工档案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五个标准化”要求,规范档案包装、标识、存储、调阅等各环节流程,档案完整率提升至95%以上。建立档案内容标准化清单,通过部门协作和个人补充,完善关键材料,提前发现并已解决退休档案问题49例。构建“人、证、账”动态核对机制,利用电子数据库精准核查待遇领取资格,成功排查出身份证与档案出生年月不一致等问题案例,杜绝重复参保、冒领养老金等风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档案移交全闭环、风险防控关口前移,为社保接续、工龄认定、退休审批及基金发放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德安县人社局以三大转变为突破口,以更规范的管理、更高效的服务、更坚实的保障,守护社保基金安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